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的规定,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与违约金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是事先在合同中约定的,但约定的违约金一般应被视为约定的损害赔偿。然而,这两者在性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约定的违约金仅作为计算损失的一种方法,而违约金则是一个具体的数额。在前者中,守约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对方是否违约、损失的大小、赔偿范围以及因果关系。而在后者中,只要对方违约,守约方就可以按照约定的违约金主张权利。
约定的违约金不可请求法院进行调整,而后者则可以。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根据法理增加或酌减违约金的数额。
有关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损失赔偿金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根据其约定作出判决。然而,学术界和实务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尽管当事人可以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损失赔偿金,但国家法律应对其进行干预,不应既判支付违约金又判支付赔偿金。
一些学者提出,违约金是一种赔偿性质的金钱,因此不应与赔偿金和实际履行并用。他们认为,如果合同双方明确约定违约金具有惩罚性而非赔偿性质,那么违约金和赔偿金可以同时适用。然而,如果违约金的性质未明确约定,那么就不应同时适用这两者。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法官也就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一方未给对方造成损失或损失未超过违约金的数额,那么只适用违约金,不适用赔偿金。只有当受损害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损失超过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时,才能根据约定的损失计算方法计算实际损失赔偿。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或没有法定的违约金,那么只能适用损失赔偿金。
对于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情况,不同的观点存在。在某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并不是按照实际损失来判决,而是通过调整违约金的方式进行判决。
因此,在实际损失和约定违约金并存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应当向法院申请调整违约金,以达到更为妥当的判决结果。
已质押的存单能否被执行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已质押的存款是可以执行的,但质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质押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等。主债权不包括利息等其他因主债权产生的孳息债权。在法院执行存单时,需要遵守
质押担保的范围及其原则。质押担保范围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适用法定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当事人约定时,可小于或不限于法定范围,只要不违反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即可。质权与担保
房地产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延迟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抵押权的费用等。抵押担保的范围以抵押合同中的约定为准,如果合同有其他约定,应按照约定执行。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债权一般应涵盖以上几项,但也可以按合同约定确定。
房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存在较小质量问题的房屋,可以通过加固等措施进行修复;对于严重质量问题无法修复的情况,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退房。购房者有权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包括退还全部购房款等。对于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主张违约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