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会发布的《投诉须知》,对于1454件投诉情况进行了分类,可以分为两类:
协会接收投诉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为了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协会在北京月坛大厦设立了专门的投资者接待场所,全年共接待现场来访人员200余名。
被投诉的行业机构共有900余家,其中85%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投诉的私募机构中只有12%是协会会员,88%不是协会会员。
根据投诉的产品来看,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创投)占比49%,私募**基金占比47%,其他投诉涉及结构化资管产品和分级基金。
协会对投诉进行了归类分析,主要反映的问题如下:
协会将深入挖掘分析投资信息,将投诉重点与自律检查重点相挂钩,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对于被投诉较多的机构,先妥善解决投诉事项,再恢复相关业务。对于投资者普遍投诉的业务领域,列入年度检查重点,开展行业性和系统性的自查自纠。对于投诉线索反映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证监会报告,配合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审计署做好案件查处工作。
协会将加强行业制度建设,规范老年和未成年投资者认购基金产品的投资者适当性条件和审核程序。明确基金产品的核心定义和特征,规范信息披露,回归本源,防范基金产品异化为违法违规的“白手套”。明确各类会员的分级标准,对私募基金机构分类管理,加强入会审查,扶优限劣。
协会将深入挖掘投诉典型案例,制作投资者教育的教材,增强投资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建立市场化信用制衡机制,让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律师、会计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相互博弈、相互增信。
规范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知情权,让投资者放心。加强合同和披露信息的制定,保护投资者利益。
通过充分行使定价权和投票权,促进上市公司和融资企业优化基本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市场配置资源。
私募基金在募集阶段、运行期间以及发生重大情况时所需披露的信息内容。在募集阶段,需披露基金基本信息、管理人信息、投资信息等相关内容;在运行期间,应公布报告期末基金净值、财务情况、投资运作等详情;当基金出现重大变化或涉及投资者利益时,需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
私募基金的常见募集错误行为。包括是否公开募集、是否注册备案、是否真实项目和是否人数众多等四个问题。私募基金只能私下向特定对象募集,不能公开宣传和推广。合法的私募基金需要注册备案,且必须标明真实项目并专款专用。同时,私募基金对投资者和人数有严格限制,超
私募基金募集期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募集期的时间段和规定。在募集期内,投资者只能购买基金份额而不能卖出,一般持续一到三个月。募集期结束后进入封闭期,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或赎回请求。封闭期结束后,基金进入正常申购赎回期。私募基金募集流程包括产品设置阶段、基金
私募基金在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操作灵活性、投资管理人水平、决策流程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盈利能力。私募基金主要通过业绩分成获取收入,形成与投资者的利益共同体;具有操作灵活性,可规避熊市风险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利。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在投资决策和持仓方面受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