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法法律法规 > 基金法法规 > 并购基金投资的时候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并购基金投资的时候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时间:2024-03-2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153
相比于股票而言,基金的风险小是非常低的,但是基金的收益也没有股票高,对基金的投资一般情况下是有很大的可能能够获得收益,当然其收益也是非常少的,这需要投资人慎重权衡。那么,并购基金投资的时候如何进行风险控制?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并购基金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

并购基金的资金募集是首要环节。虽然我国并购基金的融资渠道较窄,但在实际运作中,杠杆收购是主要的运作模式。由于并购基金主要投资于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涉及的收购金额庞大,因此杠杆收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旦并购基金运作失败,将面临巨额亏损,对母公司券商的财务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券商在并购基金实际运作中应提高自身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制定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和风险隔离制度,坚持业务隔离和财务独立,防止并购基金业务的亏损扩散至整个集团。

二、委托代理风险

券商并购基金采用参股模式,未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在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中,目标企业管理层可能凭借自身权力,做出违背并购方意愿的行为,损害并购基金的利益。为了约束目标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券商并购基金应在协议中订立特殊条款,保障权益的同时提高自身在目标公司的地位和影响力。例如,掌握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要求对关联企业财务状况的知情权,通过合同安排保障投资者权益等。

三、退出风险

并购基金运作的关键在于安全退出。在国际市场上,通过IPO、股权转让或目标企业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实现退出是常见的做法。然而,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企业上市条件严格,上市资源稀缺,股权转让市场也并不完备。为了保证并购基金顺利退出目标企业,券商并购基金应充分分析目标企业的特征,注重退出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并制定方案引导退出行为。在选择退出方式时,应兼顾股权转让、管理层收购等其他退出机制,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但难度较大的IPO方式。在并购失败的情况下,清算退出也是明智之举。

结语

我国并购市场已初具规模,券商开展并购基金业务的时机正好。券商在客户资源、行业研究、业务改造、企业上市经验、基金资金的筹集及退出等方面具有优势。企业作为被投资人,如果能够把握这一商机,将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基金托管人的职责和作用

    基金托管人在基金运行中的作用和职责。基金托管人是根据基金运行中”管理与保管分开”的原则设立的机构,负责对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操作进行监督和对基金资产进行保管。托管人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担任此角色,包括设立专门的托管部门、足够的资本和人员,以及确保资产

  • 基金份额转托管业务

    基金份额转托管业务的流程。投资者可将基金份额从一个销售机构转移到另一个销售机构,包括转出业务和转入业务。办理转托管前需在新机构开立基金交易账户,转托管后份额存续时间连续计算,但在权益登记日前后不接受转托管申请。

  • 《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的定义

    《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定义以及私募基金对外汇的投资范围。外汇包括外币现钞、支付凭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以及其他外汇资产。私募基金投资范围广泛,包括股票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以及投资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基金。

  • 安全性原则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三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需专款专用,投资需遵守安全性原则,确保基金安全回报。流动性指资产随时变现的能力,以满足随时支付需求。盈利性是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依赖投资收益提高基金水平。不同社保项目对投资的安全性、

  • 基金托管人资格条件
  • 风险投资的功能优势有哪些
  • 注册个人独资企业
基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