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法法律法规 > 基金法司法解释 > 可得利益的损失主要有哪几种

可得利益的损失主要有哪几种

时间:2023-09-28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253

可得利益损失的种类

一、利润损失

利润是指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财产收益,通常以货币形式计量。企业或其他经营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赚取利润,而违约行为的发生可能导致经营活动中断或基础条件丧失,从而造成利润损失。利润损失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损失形式。受害者通常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经济组织、个体经营者和承包经营者。

二、孳息损失

孳息是指财产产生的收益。当违约行为对本应产生孳息的财产造成损害时,也会导致孳息的损失。民法将孳息分为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三、为消除潜在损害后果而支出的费用

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时,还应包括受害人为消除违约行为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后果而支出的相关费用。以环境污染为例,农田污染不仅导致现有农作物减产,还会减退农田肥力。恢复农田原有土质和肥力需要时间和投入,受害人不仅失去本应获得的收益,还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这些投入也应视为可得利益损失,由侵权方进行赔偿。

四、其他收益损失

除了上述损失类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的定义

可得利益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期望从合同交易中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它特指在合同适当履行后,债权人可以实现或获得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赔偿金额应相当于违约所导致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按合同约定出货的法律责任

    未按合同约定出货的法律责任问题。合同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合同违约赔偿范围包括未来可得利益的损失,其计算应基于可预见和应当预见的损失,并遵循一定的公式。

  • 国家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包括在内

    国家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包括在内的问题。指出国家赔偿不包括可得利益损失,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同时介绍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赔偿。

  • 合同产生争议应当怎样处理

    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合同争议属于民事争议,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仲裁需有仲裁协议或条款。合同违约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包括实际利益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具体计算方法需视情况而定。

  • 无证驾驶导致轻伤事故,如何合理赔偿?

    根据《合同法》第13条的规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损失赔偿额应当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预期可得利益被排除在索赔范围之外的情况。该规定首次明确了国内经济合同中的预期可得利益可以进行索赔,并为

  • 违反房屋买卖合同该如何赔偿
  • 名誉权侵权赔偿包括律师费吗
  • 承包人预期可得利益索赔的特点具体有哪些
基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