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伤残鉴定费用的承担责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鉴定费用应由原告自行承担。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诉讼过程中发生的鉴定、勘验、翻译、评估等费用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由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支付给相关单位或个人。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由被告承担这些费用。根据《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除非胜诉方自愿承担。对于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情况,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决定各方应承担的诉讼费用。
在实践中,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一般采用第二种观点。
1、根据《办法》规定,鉴定费用由举证方支付的原则仅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举证方先行垫付,最后由人民法院在裁判书中确定由哪方支付。
2、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是一般原则。这是对败诉方消耗司法资源的一种制裁,基于司法资源与诉讼费用相一致的原理,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这可以防止民事主体滥诉,减少和防止司法资源的浪费,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首先,根据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保险人应承担为查明和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损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当事人支付的鉴定、评估费用属于为查明事故原因和车辆损失程度所支付的费用范畴。因此,这些费用应由保险人在保险金额之外承担。
其次,没有任何法律或解释明确规定鉴定、评估费用属于商业三者险格式保险条款中的“其他相关费用”,以此约定抗辩赔偿诉求属于扩大解释格式保险条款中的“其他相关费用”。即使保险人有相关证据证明鉴定、评估费用确实属于“其他相关费用”范畴,根据《保险法》第19条关于保险合同中特定格式条款无效的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中的下列条款无效:(一)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这也与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相抵触,免除了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而无效。
受害人进行伤残鉴定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明确权利和责任,使诉讼顺利进行,其鉴定结果也与被告的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当事人进行的是有根据、有必要的鉴定,因此由加害人承担相关费用是合理的。如果您对此仍有疑问,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交通事故致残伤残鉴定程序。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鉴定程序需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必要时需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延期。鉴定机构需出具书面结论并签名盖章。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和评估。重新检验、鉴
胸部、腹部以及肢体损伤的不同等级标准。胸部损伤等级标准根据肺、胸膜、胸廓的损伤程度以及呼吸和心功能的影响来划分。腹部损伤等级标准则根据胃肠、消化腺及肾脏的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来界定。肢体损伤等级标准则是根据肢体缺失或丧失功能的情况来判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条件及流程。公安机关依据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和医院证明对受伤人员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并划分为10级。当事人不服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申请重新评定。伤残鉴定应由具有资格的机构进行,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会审查并认定公安机关的评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定义和流程。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为了评估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程度等进行的鉴定过程。流程包括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的工作时限和要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异议处理方式,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规则以及评定书的制作内容。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对象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