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车主不需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车主不需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07-22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5096
出了交通事故之后,一般情况下机动车的车主都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大家不要忘了,实践中经常出现机动车车主与实际驾驶者分离的情况,这时原则上车主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除此之外,车主不需赔偿的情形有哪些呢?针对这一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

1、出售车辆未过户,登记车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复函,如果车辆未办理过户手续,但已交付给买方,原车主不能支配车辆的运营,也不能从车辆的运营中获得利益,因此不应对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但是,如果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行政管理法规,应受到相应的调整。

2、被盗车辆肇事,车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如果使用盗窃的机动车辆发生肇事,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肇事人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买方分期付款购车,卖方保留所有权,车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如果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卖方在买方付清全部车款前保留车辆所有权,而买方以自己名义与他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并使用该车运输时,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卖方不承担民事责任。

4、机动车交付修理厂修理,修理工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由修理厂承担赔偿责任。但车辆所有人对交付修理的事实应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车辆交付给修理厂进行修理,而修理工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是由修理厂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车辆所有人需要对交付修理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车主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

1、车主与驾驶员为雇佣关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雇主应与雇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时,可以向雇员追偿。从事雇佣活动指的是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如果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应视为从事雇佣活动。

2、驾驶员为职务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由该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应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3、车主出租、分包车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两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多个行为间接结合导致同一损害后果,应根据过失大小或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挂靠登记车主

如果挂靠车辆因交通事故致人损害,应由挂靠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挂靠人无法支付的部分,被挂靠人应进行垫付。被挂靠人承担垫付后,可以另案向挂靠人追偿。如果挂靠人与被挂靠人请求区分内部责任,可以告知当事人另案处理。如果赔偿权利人主张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车主出借机动车

根据车辆运行所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性质,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归属是确定责任主体的一般标准。车辆管理人(包括所有人)和借用人都是车辆运行的支配者。借用人是直接的支配者,车辆管理人是间接的支配者。借用人直接从车辆运行中受益,车辆管理人通过出借车辆获得经济或其他利益。因此,二者都对车辆运行所带来的风险负有防范义务,并应对车辆运行所造成的实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首先,借用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而车辆管理人对借用人赔偿不足的部分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涵盖了人身损害、伤残赔偿、死亡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机动车所有人在事故中的赔偿责任需按照相关法规确定,若其存在过错,如知道或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驾驶人无驾驶资格等情形,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违章行为的影响原则和路权与安全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取决于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否存在及其作用大小,以及是否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 导读

    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同等责任问题。当事故双方都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时,需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较大比例的责任。文章还通

  • 如何确定车祸责任

    车祸责任确定的流程。当事人可以报警由交通部门进行责任认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进行判断。责任认定需考虑事实清晰度、证据充分性、法律适用正确性、责任划分公正性和程序合法性。具体责任划分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以及特殊情况

  • 行政不作为是否需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 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
  • 夫妻之间的侵权责任及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