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事故统计工作的通知》规定,交通事故中的死亡是以事故发生7天内死亡为界限,即发生事故后7天内死亡的情况属于死亡事故统计范畴,而7天后死亡的情况则不计入死亡事故统计。
然而,对于交通事故中的死亡,其法律责任追究并不受死亡时间限制。无论伤者在事故发生后7天以外的时间内死亡,法律仍然可以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因为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准是交通事故的后果和肇事者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而不是事故发生时的统计情况。
对于事故中的受伤者,如果在事故发生后7天后死亡,应依法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
重伤是指对人身健康造成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根据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重伤的鉴定依据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我国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了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
重伤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损伤当时的原发生病变、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以及损伤引起的后遗症。鉴定时,应全面分析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以及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包括以下情况:
肢体残废是指由各种致伤因素导致肢体缺失或者肢体虽然完整但已丧失功能。
容貌毁损是指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碍。
损伤后,一耳语音听力减退在91分贝以上;损伤后,两耳语音听力减退在60分贝以上。
各种损伤致使视觉丧失。
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是指丧失除听觉和视觉之外的其他器官的功能,或者功能严重受损。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评定人的权利和义务。评定人有权了解案情和其他材料,询问当事人问题,进行身体检查和特殊仪器检查,并可因知识限制或材料不足而拒绝评定。同时,评定人也有义务全面、科学、客观地检验和记录受伤人员情况,正确及时作出评定结论,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法律法规和回避原则
一起酒后驾驶顺风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案子。司机张某明酒后驾车导致乘客李某强受伤,虽然交警认定司机全责,但乘客李某强在明知司机酒后驾车的情况下未加劝阻并继续乘坐,也存在重大过失。根据法律,乘客应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司机张某明承担80%的民事责任,而李某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