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事故的情况,可以将责任划分为三个档次:
全责是指交通事故中的全部责任由一方承担,即100%。
对等责任是指双方各自承担一半的责任,即各50%。
主次责任是指主责方承担70%的责任,次责方承担30%的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对交通事故现场的勘察、技术分析以及相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进行分析和查明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具备拘束力和执行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证据,也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作为证据,当事人可以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法院在审查证据的效力和证明力时,应遵循证据规则,如果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法院不应采纳该证据,而应以自行审理认定的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的材料清单。诉状书写要求严格,需提交原件并注明身份。起诉前提为交警部门已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肇事车辆和受损车辆关系证明等。必须提交的立案证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还需提供伤残鉴定书等可提交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