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由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并不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因此,当事人拒收认定书,并不意味着事故处理机关没有送达。根据法律规定,只要事故处理机关记录了当事人拒收认定书的行为,即视为送达。也就是说,当事人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会影响公安机关的送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也应当接收。这样可以对持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认真审读,仔细研判,以便找出具体的错误之处。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时,可以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的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公安机关在受理后需在30日内做出复核结论。当然,当事人收到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争议。
因此,即使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也绝不可拒收。只有认真签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送达的事故认定书,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和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主体、过程、对象、内容和性质的特定性。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志。然而,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创制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仅提供责任划分的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具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主要介绍了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对违反停车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的处罚措施以及相应的处理流程。包括口头警告、罚款、拖车等处理方式,并强调拖车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收费,应当及时告知停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