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 > 交通事故中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该是谁

交通事故中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该是谁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5635
【案情简介】

2008年8月14日,华某驾驶的车辆失控后侧翻撞倒谢某,造成谢某受伤。经交管部门认定,本起交通事故属交通意外,谢某、华某均不承担事故责任。诉讼中,谢某称,其受伤之后果系华某驾驶的小客车侧翻撞击所致,故华某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华某则辩称,其对事故的发生并无过错,故要求对超出交强险赔付范围之外部分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同意在肇事车辆投保的交强险无责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诉争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对本次事故均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华某是否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而这一问题的认定,又关系到保险公司是在有责或者无责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判决认为,双方均无过错,但谢某受伤之后果系华某驾驶的小客车侧翻撞击所致,根据公平原则,华某应当赔偿谢某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部分的损失。而因为华某无过错,故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无责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一审法院遂判决:一、保险公司赔偿谢某各项损失共计6000元;二、华某赔偿谢某各项损失共计110516.98元。

二审法院判决认为,华某无证据证明谢某有过错,故应该由华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而相应地,保险公司应该在有责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二审法院据此判决:一、保险公司赔偿谢某各项损失共计89560元;二、华某赔偿谢某各项损失共计26956.98元。

【对于此类案件的律师分析】

对于本案的分析,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是公平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分。

本案中,一审法院适用的是公平责任原则,而二审法院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虽然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都是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形,但两者的适用后果却截然不同。无过错责任原则将全部的风险转嫁由一人承担,而公平责任原则则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分担该风险。正因为此,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下才能适用。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情形中,不存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公平责任归责原则隐含着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适用时应该更加谨慎,稍有不慎将会导致该原则被滥用。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1)在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非机动车和行人有过错的情形下,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2)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而非机动车、行人一方存在故意的情形下,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从该条款机动车免责前提的规定中可以解读出机动车一方的免责事由就是受害人故意行为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所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所采用的归责原则与民法通则关于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中的高度危险作业设计的民事责任形式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即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2、是能否适用不可抗力,判决双方都不承担责任。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故机动车的免责事由仅有一条:交通事故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因而,除了以上事由,其他的抗辩和反证(如事故是由于第三者的原因造成的),都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法定免责事由。虽然民法通则规定了不可抗力作为民事侵权的免责事由,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对于民法通则来讲属于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应该优先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来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不可抗力不属于法定免责事由,故即使交通事故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也不应作为机动车的免责事由。

3、根据报偿责任理论,即“谁享受利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汽车所有人是汽车运行利益的享有者,自然应由其承担因汽车运行所带来的风险,这符合经济理性原理,亦符合民法之公平、合理原则。否则,因为机动车一方的行为造成行人的伤害,行人并无任何过错,却要承担机动车一方的风险,这对行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不符合保护弱者的法治传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问题。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限为十日。制作事故认定书的时限根据事故情况有所不同。调解原则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比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

  • 专利侵权举证:确保证据完整、充分的关键步骤

    专利侵权举证中的关键步骤。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对于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同时,保全证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权人需了解侵权者情况、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和损害赔偿的证据。通过确保证据的完

  •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 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得到救济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

  •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了什么时候放车
  • 刑事赔偿的范围和情况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