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于不满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当事人,无法进行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属于交通部门的单方行为,针对特定的当事人。该认定书涉及特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完全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素。由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直接影响赔偿金额,一旦认定错误,将侵害一方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诉讼法》或《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本应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然而,《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意见》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因此,由于该意见的存在,我们无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 向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明确陈述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2.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提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质疑。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只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不是民事赔偿的唯一依据。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人民法院会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质证。当事人可以向法庭阐明自己的理由并提供证据,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采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受害者有过错,可以相应减轻加害人的责任。因此,法院在判案时并不完全按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责任大小来确定赔偿比例。
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诉讼中确定被告对象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包括针对肇事司机、车主和单位的起诉。同时,文章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车主承担垫付责任原则。证据获取方面,强调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重要性,并解释了法院对事故责任认定的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时司机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赔偿责任取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机动车一方有责任,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赔偿比例根据事故责任大小而定,包括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以及无责任的赔偿比例。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