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如果征收程序和补偿内容不合理,被征收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征地信息公开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以下诉讼: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重点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县级以上政府发布拟征地公告,告知征收红线范围之内的居民土地的用途、四至范围、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并告知此时再抢栽、抢建一律不补偿。
2、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及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等,并几方签字确认。
3、县级以上政府召开听证会,听取红线范围之内的被征收人对拟征地公告内容是否同意的意见,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签字摁手印,此为作出征地批文的必备手续。
4、征地批文后进行公告,公告包括批准机关、文号、字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等信息。
5、县级以上国土主管部门公告征地补偿方案。
6、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地补偿方案公告是否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的意见。
7、报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并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8、实施征地补偿方案。
9、交付土地。
政府违法征地的应对措施和法律举报渠道,包括被征收人向上级政府、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举报的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标准和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对于违法征地行为,被征收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书四方案”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它详细解释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关于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和方案内容,包括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房子拆迁后宅基地的归属问题。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无论房屋是否拆迁,宅基地使用权和资格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支配。拆迁后的宅基地补偿包括宅基地收入和房屋补偿两部分,并需依照被征用土地原来的用途进行补偿。宅基地的申领条件包括因特殊原因必须分户缺乏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的项目包括 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等归所有人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