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如果征收程序和补偿内容不合理,被征收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征地信息公开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以下诉讼: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重点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县级以上政府发布拟征地公告,告知征收红线范围之内的居民土地的用途、四至范围、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并告知此时再抢栽、抢建一律不补偿。
2、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及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等,并几方签字确认。
3、县级以上政府召开听证会,听取红线范围之内的被征收人对拟征地公告内容是否同意的意见,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签字摁手印,此为作出征地批文的必备手续。
4、征地批文后进行公告,公告包括批准机关、文号、字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等信息。
5、县级以上国土主管部门公告征地补偿方案。
6、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地补偿方案公告是否经过三分之二同意的意见。
7、报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并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8、实施征地补偿方案。
9、交付土地。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审查征地情况告知程序、征地调查结果确认以及听证会程序等。同时,审计前需要了解征地拆迁相关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并把握现场审计环节。确保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合法合规性,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国有资
农村征地中的征收权问题,指出只有国家拥有对土地进行征收的权利,村委会并无此权利。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被拆迁人与被安置人的概念及区别,被拆迁人资格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在拆迁公告发布前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