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情况下,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书面提出调解申请,等待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调解期限为10天。一旦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方为生效,然后按照规定履行赔偿。
调解的开始时间应根据事故具体情况确定。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人员死亡,调解应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如果交通事故中有受伤情况,调解应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如果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调解应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即终止。经过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如果经过调解并且当事人已在调解书上签字,但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拒绝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然而,一旦当事人就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不能再进行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以下情况不能申请调解:
只要满足上述情形之一,调解不适用。交通警察可以在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事故认定书交给当事人。
江先生驾驶车辆与拾荒老人发生的交通事故引发的医疗费用纠纷及法律责任。事故导致老人昏迷并最终死亡,江先生垫付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后,因欠下的医药费与医院产生纠纷。因未找到老人家属,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江先生给付医院3万余元,保险公司赔偿丧葬费用
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车主的问题。法律规定受害人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保护其财产权益,但具体是否起诉需双方协商决定。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协议,受害人可考虑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评定。调解过程需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包括调解次数、参与人员、替换和中断情况、调解的
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赔偿项目和调解赔偿程序。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并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细化处理。调解程序由公安机关主持,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会制作调解书,否则将制作调解终结书。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