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并没有强制力。当事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后,如果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受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的调解权是以事故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共同书面申请为前提的。
当事人是否参与和接受交警的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调解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当事人选择不参与或不接受调解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3条的规定,对于道路上发生的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即所谓的“私了”。
如果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当事人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即行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并进行协商处理。
如果发生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财产损失事故,并且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应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标记事故车辆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对于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必要性及其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调解书应包含的内容,如依据、基本事实、损失情况、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同时,文章还详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及机动车牌号和保险凭证号的确认方法。最后介绍了交通肇事赔
夜间开车使用远光灯引发的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责任认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过错程度等。同时,夜间使用远光灯存在三大危害,包括瞬间致盲、影响判断以及造成视野受限,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不建议使用远光灯。
对于2008年1月15日发生的交通事故,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自愿赔偿给乙方各项损失共计4500000元人民币。
事故发生后,乙方通过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支付了甲方伍万元医疗费。甲乙双方经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主持调解,就甲方受交通事故伤害、乙方车辆损坏等损失自愿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现依据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对具体的赔偿事项和双方权利义务明确如下,双方须谨遵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