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的第一步是向交警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调解申请应当由事故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上级交通部门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提出。
参与交通事故调解的人员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每方参与人员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调解开始的时间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同而有所区别:
1. 若事故导致人员死亡,调解开始时间为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
2. 若事故导致人员受伤,调解开始时间为治疗终结之日起。
3. 若事故导致人员伤残,调解开始时间为定残之日起。
4. 若事故导致财产损失,调解开始时间为确定损失之日起。
调解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告知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 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请求。
3.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4. 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各方当事人各自承担的比例。人身损害赔偿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执行,财产损失的修复费用和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
5. 确定赔偿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由死者户口所在地辖区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证明,证明书中应注明被扶养人与死者的关系、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若被扶养人劳动能力受损,还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残疾证明或法医证明,并注明被扶养人的户口属农业户口或城镇居民户口。
若死者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无法前来处理事故,须提供定委托书委托他人全权代表处理。委托书应明确指定由哪个人领取赔偿款项,并需由当地政府加盖公章。
死者及其家属的户口本和结婚证。
参与交通事故处理的人员需提供当地政府或单位的介绍信,并携带本人身份证。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调解程序和参与调解所需材料的相关内容。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我们。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效力认定以及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限制。调解成功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通过公证或法院制作调解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同时,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应限定为一个月,以确保调解的质量和效率。调解不成功则进入诉讼程序。
原告王某、谢某、黄某、黄x与被告**宏通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经协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确定了损害赔偿费用并约定了支付方式和时间。若被告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则需按原定金额赔偿。此外,还约定了诉讼费的承担方式和协议生效条件。
一起酒后驾驶顺风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案子。司机张某明酒后驾车导致乘客李某强受伤,虽然交警认定司机全责,但乘客李某强在明知司机酒后驾车的情况下未加劝阻并继续乘坐,也存在重大过失。根据法律,乘客应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司机张某明承担80%的民事责任,而李某强承担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的可撤销性问题。当事人可在一定条件下撤销协议。调解协议本质为合同,可被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及欺诈、胁迫等。反悔一方应以撤销协议为诉讼请求,而非人身损害赔偿。撤销权可能因超过期限或放弃而消灭。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调解,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