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调解 > 交通事故如何调解

交通事故如何调解

时间:2025-01-02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6510
一、交通事故如何调解?

交通事故调解程序及步骤

一、调解申请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时,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调解申请应由事故当事共同向交警部门提出,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后交付当事人。

二、适用调解的情况

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适用调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六条,以下情形不适用调解:(一)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二) 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三) 当事人不同意调解。在上述情况下,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

三、交通事故处理步骤

1. 受理报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后,根据管辖范围进行立案。

2. 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伤者和财产的抢救,勘查现场并收集证据。

3. 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大小等因素,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4. 裁决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等处罚。

5. 损害赔偿调解

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赔偿标准,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如果双方达成协议,事故调解人员将制作并发放损害赔偿调解书。

6. 向法院起诉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终止调解并发放调解终结书。此时,当事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影响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我国的法律影响。该认定书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依据,制作程序严格规定,内容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证据、形成原因、责任和意外原因等。同时,对制作主体资格、制作时间、制作形式和送达程序都有严格的审查要求。

  •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时间过期的法律途径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时间过期后的法律途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和复杂的交通事故。对于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作交通事故证

  •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评定。调解过程需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包括调解次数、参与人员、替换和中断情况、调解的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
  • 交通事故调解的时间限制
  • 交通事故索赔的证据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