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 讨债公司以暴力手段抢错债务人车辆构成何种犯罪

讨债公司以暴力手段抢错债务人车辆构成何种犯罪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7135
欠钱不还的确是非常让人讨厌的,但是有的人运用了讨债公司这个手段来对他人实施暴力的讨债那么一般情况会构成怎样的犯罪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讨债公司以暴力手段抢错债务人车辆

A系B的债权人,但B对其所欠A的钱款一直借故拒还。2016年3月某天,A找到重庆某“讨债公司”让其帮忙讨债。该公司按A所提供的信息,立即对债务人B的财产等状况进行追查,最终查到B有一辆小汽车。2016年5月某日,该公司追踪到该车位于某小区内,便马上组织甲、乙、丙等公司人员展开行动。到达现场后,甲、乙、丙等人将车逼停并强行拉开车门,在被害人激烈反抗的情况下将其拖下车后把车开走。在这一过程中,被害人高呼“抢劫”,但周边的两名保安见状不敢靠前,后被害人报警。经查,本案被害人C与B的姓名、性别相同,“讨债公司”在调查中误将与债务无关的C当作债务人B。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讨债公司”立即联系C表示退还车辆,并愿意赔偿C人民币3000元。

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本文认为,甲、乙、丙等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观点是妥当的。具体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替人追债不应成为抢车正当性的前提

诚然,本文也承认甲、乙、丙等人的行为主观上是替人讨债,缺乏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抢劫等财产犯罪。但替人追债不能成为抢车正当性的前提。毕竟,我国法律并未承认“讨债公司”的正当法律地位,即使是债权人授权讨债,其也应限于合法且和平的手段。因为就算是债权人亲自行使债权,也不得对债务人及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如苏联著名刑法学家特拉伊宁所言,“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只要行为侵犯了其他法益,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就有被评价为其他犯罪的可能。

(二)甲、乙、丙等人的行为具备严重的法益侵害性

虽然行为人并无抢劫故意,但站在被害人C的角度,面对突如其来的侵害,当时其内心的恐惧与感受应当与抢劫无异,而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不仅如此,事实上不管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为何,在客观上其在公共场所使用暴力手段与被害人发生纠葛,并在被害人高呼“抢劫”的情况下强行将其拖下车,无疑会破坏这一特定区域内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对普通民众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事发当场两位见状的保安不敢上前就是很好的例证。故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未侵犯财产法益,但破坏了公众私人生活的平稳与安宁,显然构成对社会秩序的侵害,具备追究刑事责任的实质基础。

(三)甲、乙、丙等人的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就可构成寻衅滋事罪。尽管甲、乙、丙等人主观上无非法占有故意,但其使用暴力手段将C拖下车并将车开走的行为,完全可扩大解释为“强拿硬要”。毕竟,“强拿硬要”并不限于是为了自己利益,为他人利益“强拿硬要”也可包括在“强拿硬要”文本涵义范围内。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条规定,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由此,行为人的行为完全符合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此时,需要探讨的是行为人主观上并无“无事生非、卖弄淫威”之目的是否影响寻衅滋事罪的成立。对此,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其一,虽然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寻衅滋事者主观上是出于“无事生非、卖弄淫威”之目的。但事实上这一观点沿用的是流氓罪的构成要件,在流氓罪早已废除的情况下,继续将其作为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更为根本的是,其混淆了目的与动机。“无事生非、卖弄淫威”与其说是追求的目的,不如说是促使行为人犯罪的动机。而众所周知动机是不影响犯罪成立的。其二,《解释》并未明文规定“无事生非、卖弄淫威”是寻衅滋事罪的必要构成要件。其也仅仅只是规定“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而不是规定“‘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质言之,司法解释也仅仅只是列举了寻衅滋事罪的几种常见动机、起因,而并未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如此,行为人甲、乙、丙等人的行为完全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构成寻衅滋事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信用卡管理犯罪的法律解释

    信用卡管理犯罪的法律解释,包括伪造信用卡罪、持有伪造信用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以及伪造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罪等的认定标准和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对于不同的情况,给出了具体的数量标准和参考情形。

  • 保安员考试及资格要求

    成为保安员的考试及资格要求。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人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品行良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通过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考试和审查,并留存指纹等生物信息,才能获得保安员证。不得担任保安员的情况包括曾因犯罪被处罚、曾被收容教育等。此外,保

  • 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包括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包括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 哪些犯罪记录无法查询到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

  • 警方成功捣毁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
  • 证明无违法行为的样本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