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 不办理牌照的车辆是否可以免缴车辆购置税

不办理牌照的车辆是否可以免缴车辆购置税

时间:2023-10-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7158

不办理牌照的车辆是否免缴车辆购置税

根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0]294号)第一、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本条例规定的车辆(以下简称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车辆购置税。所称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免税和减税情况

根据该《条例》第九条规定,车辆购置税的免税、减税,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 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人员自用的车辆,免税;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军队武器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免税;
  3. 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免税;
  4. 有国务院规定予以免税或者减税的其他情形的,按照规定免税或者减税。

目前,没有相关法规、文件规定购置应税车辆后不上牌或不使用公共道路的可以免征、减征车购税。因此,你单位的情况不符合减免税条件,应按规定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车辆购买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开具日期确定,逾期纳税每天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汽车购置税的计算方法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公式为:裸车价格÷1.17×0.1,大约为裸车价格的8.55%。

车辆购置税是对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现行车辆购置税法的基本规范,是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如果低于国税总局颁布的最低计税价格则按国税总局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计征)。

自用车税率计算:价外费用×10%,其中价外费用不含增值税;进口车税率计算: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关税+消费税计税价格×10%;购置税额是征收汽车售价(不含税价)的10%,公式为:新车购置税额=购车价格(含税价)/1.17*10%。

国家通过开征车辆购置税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可以更好地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财政资金,为国家筹集更多的资金,以满足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

车辆购置税具有以下特点:

  1. 车辆购置税是在消费环节征税,具有经常性的特点,只要纳税人发生了购置、使用应税车辆的行为就要纳税,这就比对所得课税和商品课税具有及时性。
  2. 车辆购置税按统一比例税率课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 车辆购置税是依法征收的,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因而其收入是可靠的。因此,车辆购置税更有利于依法合理地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从而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购置税的计算公式为:裸车价格/1.17*0.01,大约为裸车价格的8.55%。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相关法律规定

    车祸导致的死亡赔偿金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是向死者家属支付的一定金额赔偿,用于弥补其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基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并按二

  •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经济能力等因素。同时,文章指出了我国现行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包括精神赔偿适用范围有限、不同法规赔偿标准不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局限性。

  • 企业职工去世丧葬费的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去世丧葬费的计算方法。丧葬费包括运尸费、火花费等合理费用,其计算基准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周期为六个月。具体计算时,需要用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6。以某地区为例,丧葬费为30000元。

  • 案情概述

    关于好意同乘引发的交通事故赔偿问题。案例描述了李某与钱某下班后,李某无偿送钱某回家时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导致钱某受伤的情况。关于赔偿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不应赔偿,有人认为应承担赔偿责任,还有人认为应适当补偿。最后文章倾向于第三种意见,选择补偿责任的

  • 一、承包出租车夜间营运发生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 车祸擦伤退休误工费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