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 事故致人残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应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事故致人残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应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7180

事故致人残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应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被告杨某驾驶小型客车与原告赵某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致赵某某当场受伤。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杨某对本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赵某某无责任。赵某某伤愈出院后,于2012年3月30日向潼南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经鉴定,赵某某的伤情构成10级伤残。2012年8月6日,赵某某忽因肝癌死亡。赵某某的近亲属以原告身份参加诉讼,要求被告给付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的残疾赔偿金。被告以赵某某已意外死亡为由,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意见认为,由于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历来采取定型化赔偿方式,故无论赵某某的实际生存期间长于或短于一次性赔偿所预定的赔偿年限,残疾赔偿金均按照固定的年限20年予以计算。

但本文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劳动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未来收入减少的一种损失赔偿,其本质是对受害人日后可得利益即逸失利益的赔偿。本案中,赵某某在诉讼终结前因其他原因死亡后就不存在因劳动能力部分丧失而导致未来可得利益减少,并且其死亡与本案的交通事故之间没有关联,故不再按照20年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劳动能力丧失说”为原则,同时也综合考虑丧失与否的实际情况,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从该条款不难看出,残疾赔偿金之给付即以受害人生命之存在为前提。

(二)传统侵权责任理论要求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须以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为要件。本案中,交通事故并不是赵某某死亡后果的前提条件,其并不构成相当因果关系,故杨某不应当再对赵某某死亡的后果及因死亡产生的损失(残疾赔偿金的丧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历来采取定型化赔偿方式,是因为劳动者因劳动能力丧失导致未来收入的减少乃是一个抽象的不确定的概念,如若劳动者劳动能力丧失后未来的收入已经清晰恒定,则不应当再以高度盖然性抽象计算残疾赔偿金。本案受害人因死亡导致未来收入已经恒定为零的情况下,则侵权人不应再承担之后的残疾赔偿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导致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民事赔偿协议书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甲方致害人与乙方受害人之间达成的民事赔偿协议书。甲方因驾驶不慎导致事故,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甲方赔偿乙方一定金额,乙方承诺不再追究甲方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等一切责任,且乙方将请求司法机关对甲方从轻处理。协议包括赔偿费用、刑

  • 交通肇事罪的刑期怎么计算

    构成交通肇事罪,在判决之前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协议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 交通肇事免刑的条件

    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之后不能免刑处理。一般操作惯例以责任方能够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并获得受害方谅解的情况下,交通肇事罪有可能按缓刑执行,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免于刑责。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 交通事故赔偿丧葬费赔偿额如何确定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能获得多少赔偿
  • 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