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
2008年正月,李某搭乘刘某的小车回家,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李某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双方达成协议,由刘某赔偿李某死亡赔偿金等共计160000元。李某的父母和刘某的父亲刘生在协议上签了字,刘某因交通肇事被刑事拘留,未在协议上签字(亦未到庭参加诉讼),由其父亲刘生全权代理了调解事宜,且刘生表示,刘某经济困难,自己作为父亲愿意代儿子向李某的父母支付赔偿款项。160000元的赔偿款在支付了80000元之后,余款80000元由刘生出具了一张欠条给李某的父母,但该款一直拖延未付。故死者的父母诉至法院,要求刘生父子立即偿付赔偿费用80000元。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为,父亲刘生与李某父母就李某的死亡赔偿金等赔偿费用达成了一致协议,约定由其代替儿子刘某履行偿还赔偿款项的义务,却拖欠赔偿款至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之规定,此为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债权人李某父母可依法向原债务人刘某主张偿还赔偿款的权利。
第二种意见为,就余款80000元而言,虽然刘某未到庭参加诉讼,但其父表示愿意替子还债,以刘生与赔偿责任人之间的亲生父子关系应推定债务人刘某与第三人刘生之间形成了债务转移的约定,该约定以欠条的形式被债权人李某的父母所接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的同意"之规定,此时债务转移的条件成就,刘某脱离了原始的债权债务关系,李某父母应向新的债务人刘生主张支付剩余赔偿款。
【评析】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第三人履行情形下,第三人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并不直接对债权人承担债务。在该第三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但债务是否由第三人履行,并不总是需要债权人的同意,如在法定代理人为代为履行第三人时,法定代理人作为第三人履行债务便是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该文件上注明“同意代付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2008年3月26日,吴*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钟*涛支付钢材款128万元,并由被告**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第三种意见认为,**公司的行为属于第三人代为履行,因此不承担连带责任。在排除了向第三人履行的适
但是在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情况下,第三人单方表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与债务人达成代替其清偿债务的协议,但并没有与债权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也就是说,即使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效力且不能对抗债权人,债权人也不得直接向第三人请求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