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责任对半,即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在法律术语中被称为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根据此责任,车祸中的当事人将承担50%的法律责任。
1、双方为机动车
在这种情况下,赔偿方式是双方使用各自的交强险来赔偿对方。如果交强险的赔偿金额不足,超出部分需要对方赔偿50%,同时自己也需承担50%。如果双方中有一方购买了保险,那么可以使用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2、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
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损失方的50%由对方赔偿,另外50%由自己承担。如果机动车一方购买了保险,那么可以使用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机动车一方首先使用交强险来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则由双方各自承担50%。
我国目前对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方式分为五类,分别是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这些责任的认定标准如下:
全部责任指的是事故完全由一方违章行为引起,违章者需承担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则无责任。例如,某司机因酒驾将车辆突然驶入左侧,撞倒了正常骑自行车行驶的学生,导致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完全是由于司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因此司机需承担全部责任,而被撞的学生由于没有违章行为,因此无责任。
主要责任指的是事故是由一方违章行为导致,而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主要违章者需承担主要责任,而另一方或第三方需承担次要责任。例如,某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学生骑自行车由北向南行驶,在百货大楼转盘处骑入快车道,与一辆东向西行驶的解放牌挂斗车发生擦碰,汽车从女学生的胸部碾过,导致女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在这起事故中,女学生骑自行车侵占了快车道,并且避让措施不当,因此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司机由于没有注意观察,因此需承担次要责任。
同等责任指的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各方需承担同等责任。例如,某物资运输公司的司机陈某驾驶大货车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从北向南行驶,行至该公路19公里处时,另一单位的司机张某驾驶着以60多公里时速行驶的130货车从南向北驶来。陈某不顾会车危险,仍然强行超越车前右侧一辆行驶马车,结果在两车接近时,双方司机惊慌失措,加之车速快,无法及时躲避,导致两车相撞,130货车被撞后掉入旁边的沟内。这起事故本可以避免,但由于两车司机都忽视了交通安全,违反了交通法规,因此理所当然地需承担同等责任。
交通事故中责任方无力赔偿的情况。违反交通道路安全法的驾驶人需承担刑事责任,若无力赔偿,法院将根据财产估值进行赔偿;若责任人无力赔偿公共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数额达到一定数额,将面临有期徒刑。同时,责任人可申请执行或先行赔偿和保险赔付来部分弥补无力赔偿情况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刑事判决处理视情节轻重而定,如果因负事故主要责任而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可能会被判处相应有期徒刑。对于赔偿责任处理,若驾驶员无力赔偿,可由其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当事人可与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和受害者家属沟通协商
机动车一方先用交强险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对事故负责并不决定对事故损失的赔偿负责。有些当事人在拿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和对方承担事故造成的50%的损失。对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在事故赔偿方面,其主体身份是平等的,严格按照事故责任认定各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