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因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受伤或死亡,给受害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带来精神痛苦的赔偿费用。该项赔偿是交通事故中重要的赔偿项目之一,对最终赔偿数额具有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尚未统一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标准。不同地区法院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法院在计算精神损害抚慰金时,会考虑适当补偿、限制原则和公平合理原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也应综合考虑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的精神损害程度、赔偿义务人的过错程度、经济负担能力以及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
如果交通事故案件涉及刑事责任,肇事司机被判刑的情况下,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一般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受害人及其近亲属最好不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2001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交通事故索赔案。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死者家属28万余元,其中包括1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认为,死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其死亡给原告(其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原告请求的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肇事司机和车主单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02年9月,南京市雨花台区法院审理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妻子以第二原告身份将肇事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丈夫因事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该院一审判决责任人除赔偿各项费用共计109207元外,还支持了妻子请求的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0元。
2004年9月,备受关注的北京奥拓车二环撞死行人案在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肇事的奥拓车司机赔偿死者家属各项损失费共计15.69万元,其中包括4万元的精神抚慰金。法院认为,行人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而肇事司机对事故的发生也负有一定责任。根据双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过错,二人应承担同等责任。
2004年11月1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做出终审判决。法院判决肇事者赔偿各项费用共计2342353元,其中包括70万元的精神抚慰金。法院认为,由于肇事者的过错,受害人不仅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无法从事他喜欢的足球运动。结合肇事者的经济能力,判决70万元的精神抚慰金是适当的。
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根据《侵权责任法》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包括因治疗和康复产生的费用、工作收入减少、残疾生活辅助具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同时,财产损失赔偿范围也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设施修复或折价赔偿等。最新资讯
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北京奥拓车撞死行人案、南京雨花台区法院案例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交通事故索赔案。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精神损害赔偿应依法进行,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个方面。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财产损失赔偿涉及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赔偿数额。同时,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