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 > 交通肇事人伤责任认定流程

交通肇事人伤责任认定流程

时间:2024-06-1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050
人给撞伤的时候,自己就要承担赔偿责任的,这个赔偿的时候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流程来进行,确定还要确定这个涉及到的责任,那么关于责任认定的流程是如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人伤责任认定流程

1、关心伤者,不移动或触碰伤者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肇事人应主动关心伤者,并避免责备。然而,交通肇事人不应移动或触碰倒地不起的伤者。

2、现场拍摄照片

为了确保事故责任的准确认定,交通肇事人应在现场拍摄照片。照片中应包含伤者位置、车辆位置以及分道线标志的参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分两张照片拍摄,一张包含伤者位置和分道线标志,另一张包含车辆位置和分道线标志。

3、保持现场原状,拨打110

如果伤者无法移动,交通肇事人应保持车辆原状,并立即拨打110报警。在警察到达之前,不应与对方讨论事故责任。

4、继续口头照顾伤者

在等待警察到达的过程中,交通肇事人应继续口头照顾伤者。然而,不应进行任何抢救动作。如果伤情危重,应同时拨打120急救。

5、向警察说明情况并提交照片

警察到达后,交通肇事人不应与对方争辩责任,只需向警察说明事故情况(无需阐述个人认为的事故责任),并提交事故现场照片。

6、警察判定事故责任

交通肇事人应由警察判定事故责任。在人伤事故中,扣证或扣车是难免的。交通肇事人应仔细阅读扣证单并保管好扣车单。

7、按警察安排送伤者入医院

交通肇事人应按照警察的安排将伤者送入医院,但尽量避免垫付任何费用。

8、与伤者家属交流

如果伤者家属到场,交通肇事人可以告知他们车辆已被交警扣留。如果交通肇事人方面有保险,可以留下手机号码,并取得对方联系人的手机。交通肇事人还应提醒伤者保留好医药费的发票,不要使用医疗保险卡。

9、礼貌告知不会垫付费用

如果伤者方继续纠缠不清,交通肇事人应礼貌告知他们:“在事故责任认定之前,我不会垫付任何费用。”

10、通知保险公司记录报案号

交通肇事人应通知保险公司记录报案号。

11、次日电话关心伤者

交通肇事人可以在次日电话关心伤者,如果伤者未出院,最好带些水果探望一下。

12、约定调解时间

交通肇事人应与伤者约定调解时间,可以通过电话或当面进行。

13、尊重交警的意见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交通肇事人应尊重交警的意见,对责任划分进行协商。

14、获取责任认定书和相关证据

交通肇事人应先拿到责任认定书,并取回车辆或相关证据。

15、确保伤者得到良好治疗

交通肇事人应确保伤者得到良好的医疗治疗。

16、自行定损修车并垫付费用

交通肇事人应前往4s店进行定损修车,并垫付相关费用。交通肇事人应保存好责任认定书、定损单、维修清单和发票。

17、协商调解和赔偿

等待对方治疗结束后,交通肇事人应约定时间与交通队协商调解。在保险公司赔付标准范围内的赔偿,可以当场进行调解。

医药费的计算应包括病历卡、出院小结、费用清单和发票。交通费应提供交通费发票。伤残赔偿金应提供伤残鉴定报告。误工费应提供收入证明,最好附上税单以增加证明力。营养费和后续治疗费等应在调解书上明确列明。

18、如对方要求超过保险公司赔付标准的赔偿金额

如果对方要求的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并且差额超过3000元,交通肇事人应礼貌地告知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9、等待传票并通知保险公司

交通肇事人应等待传票,并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将成为第二被告。

20、保险公司解决判决书

判决书将由保险公司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关注行为人的动机和意识状态,通常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客观方面则指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包括最高院的《解释》规定的五种情形。此外,文章还讨论了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包括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交通事故无责方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交通事故中无责任方是否构成逃逸行为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责任方离开现场并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而逃逸行为仅限于责任方。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交通事故中无责任方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包括不同情况下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方式。

  • 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含义

    我国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需区分主犯和从犯等不同角色,共同故意犯罪才被视为共同犯罪,过失犯罪则不认定。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从犯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

  • 肇事逃逸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标准。对于逃逸行为具备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文章详细解释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定义,包括逃逸的前提和认定情形。此外,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也进行了阐述,认为该行为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对于逃逸行为的刑罚,文章根据不同情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 交通肇事顶包是否构成包庇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