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继发性脑干损害导致持续性昏迷状态。
2. 损伤导致四肢瘫痪,肌力等级低于4级。
3. 损伤导致两肢或者三肢瘫痪,肌力等级低于3级。
4. 损伤导致单肢瘫痪,肌力等级低于2级。
5. 损伤导致双手大部分肌肉瘫痪,肌力等级低于2级。
6. 损伤导致双足全部肌肉瘫痪,肌力等级低于2级。
7. 损伤导致非肢体瘫痪的中度运动障碍。
8. 出现完全感受性(感觉性)失语或者混合性失语的特殊皮质功能障碍。
9. 颅脑损伤导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1-34之间,日常生活明显依赖,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严重,言语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持续时间达6个月。
10. 颅脑损伤导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经常出现危险或者冲动行为,对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达6个月。
11. 损伤导致严重的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
12. 外伤性晚期癫痫,在规范药物治疗1年后,仍难以控制发作。
13. 损伤导致平衡功能障碍,无法睁眼行走,不能并足站立。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关注行为人的动机和意识状态,通常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客观方面则指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包括最高院的《解释》规定的五种情形。此外,文章还讨论了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包括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指出若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将被判定为刑事犯罪并可能面临刑罚。判断标准涉及受害人受伤程度和意愿。如构成犯罪,将不能撤诉,但积极赔偿和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可从轻处罚。反之,如不构成犯罪且达成赔偿协议、损害不严重,则不会受到法律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人是否可以考驾照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在一定情形下,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人是不被允许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其中包括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饮酒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等情形。对于此类人群,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等待期满后才能重
正常人驾驶残疾人车辆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文章提到正常人未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残车、将残车交由无证人员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违反交通管制规定、故意损坏交通设施以及非法拦截扣留车辆等也会导致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