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人员伤亡且当事人对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或者只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可以自行协商处理赔偿事宜并撤离现场。如果事实和成因有争议,必须保护现场并立即拨打122报告交警。如果车辆有保险,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到达现场。
2. 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按照承诺的时间迅速赶赴现场并迅速处理现场。
3. 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测量、勘验等一系列工作。
4. 现场勘查记录经过核对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
5. 根据需要进行检验,必要时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6. 预约与当事人处理事故的时间。
7. 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1. 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召集当事人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心举行听证。
2. 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3. 公布责任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讲清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与依据。
4. 告知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1. 责任认定生效后,应对责任当事人作出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2. 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
3. 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
4. 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5. 完善处罚的相关手续。
6. 执行处罚。
1. 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和各种资料。
2. 在收到认定书后的10天内,各方一致书面申请公安调解。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分别送交当事人。
3. 如果调解未成功或未向公安机关申请调解、逾期申请,或对事故认定、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 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且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情况下,交警将放行肇事车辆。
2. 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并同时申请全保全查封对方车辆,以保证将来的执行。特别是伤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或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
3. 法院立案后,向交警部门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并查封车辆。
4. 法院开庭,可能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的情况下,向法院提交鉴定申请。
5. 鉴定结果出来后,或者治疗基本结束后,法庭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6. 受害人申请执行。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违反交通法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和刑事责任等。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剥夺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肇事罪主要关注公共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该罪行涉及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的事故,包括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处罚根据情节不同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逃逸等恶劣情节的处罚。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以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肇事者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将会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者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肇事者逃逸的,未查获者,自查获之日起规定期限内,由公安机关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查获的,由当事人书面申请,规定期限内由公安机关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