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一般是由交警队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来认定双方的事故责任的。根据我国的交通法律法规,交通事故责任可以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对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等五类。对于电动车撞人的情况,需要参考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事故认定书来划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如果肇事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人员死亡,行为人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如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有异议,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申请必须在3日内提出,逾期申请一般不予受理。复核程序只能进行一次,已经复核过的认定结果将被视为最终责任认定。如果受害人对认定结果不服,不能直接起诉交通队,而是需要通过法院起诉赔偿。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有可能根据事实情况对交通警察出具的责任认定进行变更,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常见。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提出复核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如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有异议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必须在3日内提出,超过该期限的,交通局一般不予受理。复核只能有一次,已经复核过的,就是最终的责任认定。对复核过的结论不服的,不能起诉交通队。如果受害人向法院起诉赔偿,在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主审法官有可能根据事实情况,对交通警察出具的责任认定予以变更,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海上拖航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包括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同时,也讨论了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承拖方的免责事由。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相关规定。
景区安全事故责任的划分方式。对于景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景区需承担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根据《旅游法》和最高审旅游纠纷法律规定,涉及景区的安全事故具体责任包括不符合开放条件接待旅游者的处罚、超载接待游客的处理以及旅游经营者未尽安全保障义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交通肇事罪的责任认定标准。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死亡、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况,应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责任认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和赔偿等。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会考虑事故责任和是否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