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拍卖企业及其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主要职责如下:
依法对拍卖企业进行登记注册。
依法对拍卖企业、委托人、竞买人及其他参与拍卖活动的当事人进行监督管理。
依法查处违法拍卖行为。
履行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拍卖企业举办拍卖活动,应当在拍卖日前到拍卖活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备案内容包括:
拍卖企业应当在拍卖活动结束后七日内,将竞买人名单、成交清单及拍卖现场完整视频资料或经当事人签字确认的拍卖笔录,送拍卖活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具备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通过互联网受理拍卖活动的备案材料。
拍卖企业不得有以下行为:
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争揽业务。
利用拍卖公告或其他方法,对拍卖标的进行虚假宣传以引人误解。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其他拍卖企业的商业信誉。
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
拍卖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或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财产权利。
雇佣非拍卖师主持拍卖活动。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
司法拍卖与普通拍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司法拍卖是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的公务行为,法院不与拍卖机构签订合同,一般采取单方出具委托书形式。而普通拍卖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合同。
司法拍卖中拍卖机构的产生,人民法院必须采用随机的方式确定。而普通拍卖则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而产生。
司法拍卖规定拍卖活动应在有关部门确定的交易场所或网络平台上进行,即拍卖活动必须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而普通拍卖则无此限制。
司法拍卖规定案件申请人、被执行人均可参加拍卖会,且案件申请人可以参加竞买。普通拍卖要求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拍卖人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财产权利;委托人不得参与竞买,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司法拍卖规定重新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造成的差价、费用损失及原拍卖中的佣金由原买受人承担。普通拍卖规定:拍卖标的再行拍卖时,原买受人应当支付第一次拍卖中本人及委托人应当支付的佣金;再行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时,原买受人支付差额。
司法拍卖规定,拍卖动产应在拍卖前七日前公告;拍卖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应在拍卖前十五日前公告。
司法拍卖要求竞买人在拍卖前向人民法院预交保证金,保证金数额不得低于评估价或市价的百分之五。拍卖成交后,买受人预交的保证金充抵价款,其他竞买人预交的保证金应在三日内退还。普通拍卖根据行规确定保证金。
司法拍卖应确定保留价,拍卖财产经过评估的,评估价即为第一次拍卖的保留价;未作评估的,保留价由人民法院参照市价确定,每次降低的数额不得超过前次保留价的20%。普通拍卖中,委托人有权确定拍卖标的保留价并要求拍卖人保密。
司法拍卖规定,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应在拍卖公告确定的期限或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将价款交付到人民法院或汇入人民法院指定的账户。普通拍卖根据拍卖机构要求进行。
司法拍卖规定,在拍卖开始前,有七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撤回拍卖委托。普通拍卖中,委托人在拍卖开始前可以撤回拍卖标的,但应向拍卖人支付约定的费用;未作约定的,应当向拍卖人支付为拍卖支出的合理费用。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