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 > 文物拍卖管理办法

文物拍卖管理办法

时间:2023-11-02 浏览:9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9731
文物拍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法律依据

为了加强文物拍卖管理,规范文物拍卖行为,促进文物拍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列物品为标的的拍卖活动,适用本办法:

(一) 1949年以前的各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二) 1949年以前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

(三) 1949年以前与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

(四) 1949年以后与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代表性实物;

(五) 1949年以后反映各民族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代表性实物;

(六) 列入限制出境范围的1949年以后已故书画家、工艺美术家作品;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物品。

第三条 职责分工

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文物拍卖管理政策,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文物拍卖活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文物拍卖活动。

第二章 文物拍卖企业及人员

第四条 文物拍卖许可证

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

第五条 申请条件

拍卖企业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注册资本,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

(二) 有5名以上文物拍卖专业人员;

(三) 有必要的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

(四) 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文物行为;

(五)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材料

拍卖企业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 文物拍卖许可证申请表;

(二) 企业注册资本的验资证明,历次股权结构变动情况记录;

(三)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及副本复印件;《拍卖经营批准证书》正本及副本(含变更记录页)复印件;

(四)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相关证明文件、聘用协议复印件;

(五) 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证明材料。

第七条 许可证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于受理文物拍卖许可证申领事项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文物拍卖许可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 许可证使用

文物拍卖许可证不得涂改、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九条 年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对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拍卖企业进行年审,年审结果作为是否许可拍卖企业继续从事文物拍卖活动的依据。

第十条 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于开展文物拍卖许可证审批、年审、变更、暂停、注销等工作后30日内,将相关信息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三章 文物拍卖标的

第十二条 审核申请

拍卖企业须在文物拍卖会举办前,将拟拍卖标的整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报审材料应当由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共同签署标的征集鉴定意见。

联合开展文物拍卖活动的拍卖企业,均应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

第十三条 审核程序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受理文物拍卖标的审核申请后,应组织开展实物审核,于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审核批复文件,并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参加文物拍卖标的审核的人员,不得在拍卖企业任职。

第十四条 不得拍卖的物品

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一) 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

(二) 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三) 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四)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

(五) 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六)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

(七) 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标的;

(八)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第十五条 进出境审核

拍卖企业从境外征集文物拍卖标的、买受人将文物携运出境,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文物进出境审核手续。

第十六条 优先购买权

国家对拍卖企业拍卖的珍贵文物拥有优先购买权。国家文物局可以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行使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以协商定价或定向拍卖的方式行使。

以协商定价方式实行国家优先购买的文物拍卖标的,购买价格由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与文物的委托人协商确定,不得进入公开拍卖流程。

第十七条 备案

拍卖企业应当在文物拍卖活动结束后30日内,将拍卖记录报原审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文物拍卖记录报国家文物局。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信用信息记录

国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文物拍卖企业及文物拍卖专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违法查处

文物拍卖企业、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发生违法经营行为,国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条 互联网拍卖

拍卖企业利用互联网从事文物拍卖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流程和必要性。知识产权评估需由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占有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如成立公司、质押、拍卖等需进行评估。评估范围可分为单项、部分和整体评估。非国有单位涉及知识产权经济行为时可参照国有企业。摘要了知识产权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以吸引

  •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关于肇事车辆法院是否可以拍卖的问题。当被执行人未履行法院判决时,法院有权扣押车辆并在一定程序下进行拍卖。拍卖的前提条件是对方已申请强制执行且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可以进行拍卖或变卖。对于国家禁止交易的物品,将

  •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国有资产拍卖需依法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保留价。拍卖程序包括提出申请、登记、资产清理和报表编制、资产评估和确认、拍卖进行和收入管理等环节。委托人有权确定保留价,拍卖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收取和管理。

  • 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的详细内容解析

    (四)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同一房地产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的,抵押人应当将已经设定过的抵押情况告知抵押权人。在同一房屋上设定多个抵押权时,一旦抵押人无法履行债务致使抵押权人需要实现抵押权,经拍卖、变卖抵押房屋后所得价款,首先由第一顺位抵押权人按

  • 拍卖方式取得的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程序
  • 法院调解后对方厂房能否挂牌拍卖
  • 同一动产上的抵押权如何清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