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的性质既不是一级行政机关,也不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而是以自己的知识、智力为招标人提供服务的独立于任何行政机关的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可以以多种组织形式存在,如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等。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自然人一般不能从事招标代理业务。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2. 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3. 有符合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
这些条件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必须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以便于开展招标代理业务。同时,招标代理机构需要有与其所代理的招标业务相适应的能够独立编制有关招标文件、有效组织评标活动的专业队伍和技术设施。此外,招标代理机构还应备有依法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其中的专家应当具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八年以上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
招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有完整的程序,环节多,专业性强,组织工作繁杂。招标代理机构由于其专门从事招标投标活动,在人员力量和招标经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国际上一些大型招标项目的招标工作通常由专业招标代理机构代为进行。
近年来,我国的招标代理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出现了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招标公司、设备成套公司等专业招标代理机构。这些机构的出色工作对保证招标质量,提高招标效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然而,在招标代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性质不明确,长期政企不分,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一些招标代理机构为承揽项目无原则地迁就招标人的无理要求,从而损害了投标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招标的公正性原则,影响了招标的质量,甚至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损失。
因此,迫切需要明确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招标投标法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招标代理机构的性质和设立条件,对规范我国招标代理工作将起到促进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培育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问题。以招标代理机构为例,通过《招标投标法》的规范,明确其性质和界定,消除其与行政机关等其他单位的利益关联。此外,法律还规定了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条件、业务规范和法律责任等,以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健康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四、申请甲级工程招标代理资格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在现行的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中,其实已经实行了部分的标准化管理。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除具备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但是,我们对于招标代理机构的日常业务行为,还缺乏标准化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