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以暴力强迫他人参加传销构成何种犯罪

以暴力强迫他人参加传销构成何种犯罪

时间:2020-05-2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968
传销活动在我国一些地方还很活跃,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传销骗局信以为真,结果自己陷入深渊,甚至把自己的亲人拉入骗局之中,那么以暴力强迫他人参加传销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以暴力强迫他人参加传销

传销人员罗某、刘某、高某、余某等人以发展下线为目的将受害人徐某某骗至J城,6月26日上午,徐某某来到J城某工业园区门口,感觉受骗,即准备迅速返乡。余某伙同另外两名传销人员追来,欲强行将徐某某带至传销窝点参加非法传销组织,徐某某奋力反抗,逃至某工业园区门卫处并拨打110报警,余某等人逃离。同日下午,徐某某买了火车票准备乘火车返乡。传销人员罗某伙同高某、余某等7人到J城车站二站台,对准备乘车返乡的徐某某以威胁、辱骂及以拳打脚踢、捂嘴等手段将徐某某强行往车站外拖拽,徐某某拼命反抗,并高呼救命。在这过程中,高某将被害人携带一背包抢走,价值人民币225元。刘某等人将徐某某强行拖至车站一侧围墙外,准备将徐某某带回其传销窝点时,被车站值勤民警发现,当场将刘某等人抓获,并解救了被害人,追回背包,其余被告人随后也相继被抓获。

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本文认为,应当定非法拘禁罪。因为被告人罗某等人采取拳打脚踢的手段强行将准备乘车的被害人从站内带至站外,符合非法拘禁罪的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情形,所以应当定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的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非法地使他人的身体被强制性地约束在一定的有限空间内,使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身体脱离该空间范围。具体而言,非法拘禁必须具备这样的几个特征:

(一)拘禁行为具有强制性。即违背他人的意志、强行使他人处于被管束之下。本案中罗某等人将在站台内侯车的被害人强行带离站台,即违背了被害人的意愿。

(二)拘禁行为具有非法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无权拘禁他人的一般公民以非法手段拘禁他人,使他人失去人身自由;二是有权拘禁的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程序或条件,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即属于第一种情形。

(三)拘禁行为具有多样性。即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以暴力、胁迫方法拘禁他人,还可以欺诈方法拘禁他人。本案中罗某等人即是用暴力的方法剥夺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

(四)拘禁行为具有持续性。由于本罪是继续犯,即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和使他人失去人身自由的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地不间断状态,时间持续的长短原则上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过短、瞬间性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则难以成立本罪。本案中,对于罗某等人将准备乘车的被害人从二站台带至车站一侧围墙外的行为是否具有持续性,是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被告人罗某等人采取拳打脚踢等手段强行将被害人徐某从二站台带至车站一侧围墙外,至使被害人不能按时乘车,该行为已经达到了剥夺人身自由的程度,而且也持续了一定的时间。虽然同一些比较典型的非法拘禁行为比如说监禁、扣押、拘留相比,在持续的时间上可能显得较短,但是也达到了非法拘禁行为要求的持续性,同瞬间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相比,明显时间上要长。所以对罗某等人的行为认定为非法拘禁罪应该没有任何异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文章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不正当低价销售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医生商业贿赂的量刑准则。医生若涉及商业贿赂,依据赃款数量和相关案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附加经济罚金。量刑还会考虑犯罪情节的严重性、自首与立功表现等因素。另外,贿赂警员和其他人员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若主动交代并配合调查,罪状

  • 套路贷中虚曾债务如何认定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假借民间借贷的名义,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且通过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构成犯罪。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非法讨债引发的案件与“套路贷”案件的区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

  • 他人干涉婚姻致离婚违法吗
  • 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家暴证据
  • 强奸未成年少女罪是什么罪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