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刑法修正案七传销罪的规定是怎样的

刑法修正案七传销罪的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4-09-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02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老人们对小孩的提醒,一定不要去碰一些传销,这会使得家破人亡什么什么的。那么对于这些来说我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传销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些不好的行为,导致家庭破灭,国家部门对此也一直是严厉打击,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刑法修正案七传销罪的规定是怎样的。

刑法修正案七对传销罪的规定

一、非法经营罪处理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如果传销构成犯罪,应按照非法经营罪进行处理。组织、领导实施传销行为的组织,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般情况下,普通参与传销的人员不会被处理,该罪只处理带头分子、主要成员等。

二、并罚

在传销活动中,如果存在绑架、非法拘禁、虐待、伤害等行为,应进行并罚。

三、工商部门处罚

如果传销不构成非法经营罪,一般会根据《禁止传销条例》进行工商部门的处罚。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对于组织策划传销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非法财物、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参加传销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组织领导传销罪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类案件主要根据实施传销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按照非法经营罪、诈骗罪、集资诈骗等犯罪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并没有作出专门的规定。

五、组织领导传销罪

组织以拉人头、收取入门费等方式进行传销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提出,为更有利于打击组织传销的犯罪,应在刑法中对组织、领导实施传销行为的犯罪作出专门规定。

传销与直销的区别

在部分国家,直销分为单层次直销与多层次直销。单层次直销是指有实际产品,按劳分配的非金字塔模式,没有限制人权和自由,没有中间环节的销售模式(如戴尔模式);多层次直销又称为传销,是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限制人权和自由的非法模式。在中国,根据2005年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多层次直销被视为传销,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中国,多层次直销属于违法行为。传销的组织者还犯了“组织领导传销罪”。传销与直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销售产品为企业营运基础

直销以销售产品作为公司收益的来源,而非法传销则以拉人头牟利或借销售伪劣或质次价高的产品变相拉人牟利。

二、是否有高额入门费

直销企业的推销员无需缴付任何高额入门费,也不会被强制认购货品。而非法传销中,参加者通过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被要求先认购一定数量的产品以变相缴纳高额入门费作为参与的条件,鼓励不择手段地拉人加入以赚取利润。其公司的利润也是以入门费为主,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融资行为。

三、是否设立店铺经营

直销企业设立开架式或柜台式店铺,推销人员直接与公司签订合同,从业行为受到公司的规范与管理。而非法传销的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或“地下”经营活动。

四、报酬是否按劳分配

直销企业为愿意勤奋工作的人提供务实创收的机会,每位推销人员只能按其个人销售额计算报酬,由公司从营运经费中拨出,在公司统一扣税后直接发放至其指定账户,不存在上、下线关系。而非法传销通过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招揽人员从事变相传销活动,参加者的上线从下线的入会费或所谓业绩中提取报酬。

五、是否有退出、退货保障

直销企业的推销人员可根据个人意愿自由选择继续经营或退出,企业为顾客提供完善的退货保障。而非法传销通常强制约定不可退货或退货条件非常苛刻,消费者已购的产品难以退货。

传销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传销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该罪的犯罪对象通常是公民个人财产,特别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二、客观要件

传销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只有行为人实施传销行为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需要区分传销罪与直销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如果在直销行为中出现夸大直销员收入、产品功效等欺骗、误导行为,应由直销监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而不应视为传销罪。

三、主体要件

传销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该罪主要追究的是传销的组织策划者,以及多次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对于一般参加者,一般不予追究。

四、主观要件

传销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传销行为违反国家法规,但为了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删除的死刑罪名

    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删除的死刑罪名,涉及多个章节的罪名,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摘要列举了一些被删除的死刑罪名,反映了我国在刑罚规定方面的调整。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无期徒刑减刑后服刑的最低限是多少

    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为十三年,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减为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二十五年。无期徒刑与终身监禁不同,前者可以因良好表现而减刑,后者则不会减刑,且罪行更为严重。中国的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制

  • 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强迫交易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与《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包括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强迫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强迫转让或收购资产以及强迫参与特定经营活动等情形,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对于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

  •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 高空抛物罪在刑法修正案之前定什么
  •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