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骗人技俩有哪些

时间:2024-09-1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05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专家介绍了传销与变相传销活动中主要的骗人伎俩:

传销的利润来源及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

根据东北及河北地区的“武汉新田”变相传销案件,传销组织采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共分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五个等级。每个人根据其业绩逐级晋升,发展下线人数不同,提取的报酬也不同。发展1名下线成为会员,提取报酬为入门费的15%;发展3~9人成为培训员,提取报酬为入门费的20%;发展10~64人成为推广员,发展65~391人成为代理员,提取报酬分别为入门费的42%和52%。

暴力与精神双重控制

传销组织采取暴力和精神双重控制,使参与者难以脱离。经过“洗脑”后,许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坚信不疑。此外,传销组织还逼迫参与者发展下线,并继续欺骗朋友、同学加入。由于传销人员的发展对象多为亲友、同学等,其欺诈手段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严重下降,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和人员伤亡。

无商品的“销售”

近期查获的非法传销活动通常都是无商品的销售,即所谓的“拉人头”销售。这些传销以发展人数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所谓的商品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并没有真正到达消费者手中。

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

今年3月,成都市工商局和公安局成功破获了美国互联网基金的一个传销组织。该组织自称通过全球发行,融资建立一个覆盖全世界各城市的庞大商品配送体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他人介绍,使用介绍人的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网站认购基金。在国内,加入互联网基金需缴纳一定金额。加入者将钱款交给介绍人,由介绍人或其上线将钱款汇往美国。

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学生加入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渴望成功的心态,掩盖非法传销的事实。一些在校学生被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和“高收入”所诱惑,失去了抵制诱惑的能力。此外,传销组织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一些在校学生陷入传销漩涡中无法自拔。一些学生对传销组织者宣称的“一夜暴富”理念产生兴趣,或被传销头目提出的“平等”和“关爱”等虚假概念所迷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传销组织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传销组织的共同犯罪问题,探讨了正犯的构成要件和共犯的相关规定。在传销组织中,正犯是指实施了符合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的人,而共犯则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文章分析了刑法条文对于共犯的规定,并指出传销组织的共犯仅限于教唆犯和帮助犯。

  • 工商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计算违法所得时的认定办法。该办法旨在规范行政处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计算原则是以当事人违法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根据不同违法行为,如违法生产、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传销活动等,有相应的违法所

  •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还有主从犯吗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是否还存在主从犯的问题。团伙犯罪是多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法律会给予不同的惩罚。对于主从犯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传销团伙作案的量刑问题。一般来说,组织和指挥传销活动的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传销从犯认罪怎么判

    传销犯罪中的从犯如何判决的问题。从犯在传销案件中会根据具体案情调整其法律责任,一般可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判决标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恶劣的则处罚更重。此外,文章还涉及团伙诈骗罪中从犯的量刑问题,处理方式

  • 涉嫌组织传销罪怎么判
  • 组织传销罪怎么判的最轻
  • 传销怎么判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