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骗人技俩有哪些
时间:2024-09-19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专家介绍了传销与变相传销活动中主要的骗人伎俩:
传销的利润来源及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
根据东北及河北地区的“武汉新田”变相传销案件,传销组织采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共分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五个等级。每个人根据其业绩逐级晋升,发展下线人数不同,提取的报酬也不同。发展1名下线成为会员,提取报酬为入门费的15%;发展3~9人成为培训员,提取报酬为入门费的20%;发展10~64人成为推广员,发展65~391人成为代理员,提取报酬分别为入门费的42%和52%。
暴力与精神双重控制
传销组织采取暴力和精神双重控制,使参与者难以脱离。经过“洗脑”后,许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坚信不疑。此外,传销组织还逼迫参与者发展下线,并继续欺骗朋友、同学加入。由于传销人员的发展对象多为亲友、同学等,其欺诈手段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严重下降,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和人员伤亡。
无商品的“销售”
近期查获的非法传销活动通常都是无商品的销售,即所谓的“拉人头”销售。这些传销以发展人数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所谓的商品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并没有真正到达消费者手中。
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
今年3月,成都市工商局和公安局成功破获了美国互联网基金的一个传销组织。该组织自称通过全球发行,融资建立一个覆盖全世界各城市的庞大商品配送体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他人介绍,使用介绍人的注册名称和密码,登录网站认购基金。在国内,加入互联网基金需缴纳一定金额。加入者将钱款交给介绍人,由介绍人或其上线将钱款汇往美国。
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学生加入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渴望成功的心态,掩盖非法传销的事实。一些在校学生被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和“高收入”所诱惑,失去了抵制诱惑的能力。此外,传销组织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一些在校学生陷入传销漩涡中无法自拔。一些学生对传销组织者宣称的“一夜暴富”理念产生兴趣,或被传销头目提出的“平等”和“关爱”等虚假概念所迷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还有主从犯吗
团伙作案分案处理后是否还存在主从犯的问题。团伙犯罪是多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法律会给予不同的惩罚。对于主从犯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传销团伙作案的量刑问题。一般来说,组织和指挥传销活动的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涉嫌组织传销罪怎么判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