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传销与连锁销售有哪些异同点

传销与连锁销售有哪些异同点

时间:2024-05-01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13
一,定义不同

传销与连锁销售的法律专业术语对比

一、经营模式的区别

传销是一种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销售模式,采用口碑式宣传和手递式销售方式,没有实体店铺和广告宣传。而连锁销售则是通过建立实体店铺和广告宣传,利用店铺带动销售团队,实现产品销售。

二、组织结构的不同

传销采用金字塔形式的组织结构,呈现三角形,没有出口,只有进入的行业。根据二八定律和二五零法则,塔尖的20%人员获得收益,塔座的80%人员则不断投资。传销的组织结构类似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度,父传子,子传孙。而连锁销售则采用等腰梯形的组织结构,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每个人的投资和收益过程相同,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收益。

三、产品类型的差异

传销的产品较为单一,这样有利于传销的推广。传销产品通过层层加价的方式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值,夸大其词,没有明确的功效。而连锁销售的产品多元化,涵盖生活必需品,即使不加入该行业,消费者也需要这些物品。产品价格与市场价值相同,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物有所值,不会感到上当受骗。

四、关系类型的不同

连锁销售与公司之间是合作关系,双方通过协议合作,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利益的关系,任何一方都有选择的权利。传销则是合同关系,即隶属关系。每份合同都需要司法部门公正,具备法律效力。一旦任何一方违约,将承担刑事责任。

五、销售方式的人性化引导

连锁销售通过亲朋好友的邀请,提供了了解的机会,而不是强迫加入的机会。每天花费三至四十分钟了解,给予思考的空间,三天后自行决定是否参与。连锁销售没有专业的讲师,完全由自愿组成。传销则采用恶性误导的方式,聚集上百人甚至几百人进行集体培训,灌输一种思想,实施语言洗脑。

六、引进时间的不同

连锁销售是在传销被取缔后引入中国的,是国家领导人根据中国国情的重大举措。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提高,但与达到小康水平仍有差距。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考察后选择了连锁销售这个新兴行业,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

七、经营模式的保障

连锁销售的操作模式体现了公平的管理制度,采用五级三阶制,杜绝一切腐败行为。只有在下属获得效益的情况下,上级才能获得利益。此外,连锁销售还有二十条经营管理制度,具体规范了许多细节,保证了成功的可能性。传销则没有这样的保障机制。

八、投资方式的差异

传销是循环投资,采用归零制度。如果无法完成任务,级别将回到起点,必须重新开始。而连锁销售则采用累计制度,没有业绩压力。即使没有销售产品,级别也不会下降,只会上升。因为业务员仍在发展,这决定了每个人都能够取得成功,与传销的本质有着根本区别。传销的模式是金字塔形式,只有最上面的统治者有可能赚钱,下面的人只能充当垫背。而连锁销售则是等腰梯形形式,上面能容纳更多的人,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九、政府态度的差异

传销传入中国后,政府采取的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的态度。由于政府疏于管理,加上其不适应中国国情和操作者素质问题,导致其性质发生了变化。而连锁销售则不同,政府采取的是“控制规模,低调宣传,宏观调控,暗中支持”的态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说“明明有传销,自己也举报了,政府机关就是不理睬”,根源就在于此。

简言之,传销与连锁销售的异同如下:

相同点:

  1. 它们都是基于人际网络的销售模式。
  2. 它们都采用五级三阶制的组织结构。
  3. 它们都利用几何倍增的原理来增加财富。

不同点:

  1. 传销采用金字塔世袭制,而连锁销售采用等腰梯形出局制。
  2. 传销有业绩压力,而连锁销售无业绩压力。
  3. 传销是业绩归零制,而连锁销售业绩永不归零。
  4. 国家对传销的态度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对连锁销售的态度是“控制规模,低调宣传,宏观调控,暗中支持”。
  5. 传销是无限投资,连锁销售是一次性终端消费。
  6. 传销无责任性,连锁销售有责任性。
  7. 传销是无限叫人,连锁销售是有限倍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以及网购中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的方式。对于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销售单位需及时申请认证续期,否则不得再销售产品。对于网购中的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问题,平台泄露、卖方泄露、物流泄露和技术窃密是主要侵害方式,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销售高仿产品的违法行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销售高仿产品属于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一系列违法行为和对应的处罚措施,并解释了如何认定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具体情况。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经销某些未符合标准的产品

  • 合作协议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了销售地域及范围、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品及价格、送货方式和结算方式等内容。协议中涉及到合作设立公司、产品购销等合作方式的风险提示,并强调双方应遵守公平、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此外,还提到了保密及竞业禁止义务、违

  • 产品质量瑕疵的销售问题
  • 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