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非法集资案件中部分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问题

非法集资案件中部分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问题

时间:2022-01-1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86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在我们所处的地域出现井喷的现象。客户群体不断的堵门、堵路等,给相关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业人员群体压上自己的全部家当,还面临这牢狱之灾,可谓人财两空,非常的凄惨。而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是不是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应当被当作犯罪追究?个人认为不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看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违法认识可能性,进而确定是否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责难。

犯罪的实体和责任

犯罪的实体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法律责任的行为。只有存在违法行为,才会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是对违法行为的责难。在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认识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能对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且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法律责难,因此也无法确定行为人的责任。换句话说,对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禁止的人来说,在法律上无法要求其停止行为,也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这就是缺乏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责任阻却事由。

违法认识可能性的判断

行为人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就具备违法认识可能性;如果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被刑法所禁止的,就没有违法认识可能性。

非法集资犯罪中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许多投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1.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参与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将资金存放在这些公司中。

2. 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

相关职能部门向这些公司颁发奖状、先进等证书。

3. 媒体的宣传

主要媒体刊登这些公司年审合格等公告,甚至进行宣传。

4. 关系密切的人员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某些工作人员或领导与这些公司的领导层人员有密切的交往。

权威部门、权威人员和媒体等因素的介入,加上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疏忽,导致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公司能够长期正常运营,最终使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人难以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对于从业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在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纪稍大、文化知识薄弱的妇女或男士。这些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投入其中,包括单位发放的工资和佣金等。更有甚者,他们还会拉拢自己的兄弟姐妹投资,结果却一无所获。

相关职能部门应有很大机会查出相关公司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但基本上都是等到相关公司崩盘、无法挽回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这无疑是玩忽职守。因此,我认为不能在事情发生后像找替罪羊一样,将所有罪过推给从业人员,以安抚客户、维护稳定为目的。司法机关应从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角度,为部分人减轻罪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非法集资怎么定罪

    非法集资的定罪及追回本金问题。中国刑事法律体系将非法集资归为综合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行为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追回非法集资本金,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保存相关证据,配合警方调查,可

  •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