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技术秘密使用许可合同有何特点

技术秘密使用许可合同有何特点

时间:2024-05-2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202

技术秘密的使用许可合同

在我国合同法中,技术秘密的许可使用被称为技术秘密的转让,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技术秘密的转让的章节,实际上涉及的是技术秘密的使用许可合同。

技术秘密使用许可的定义和特征

技术秘密的使用许可是指技术秘密权利人在保留其总体权利(所有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前提下,根据一定条件将其技术秘密许可他人使用。

从技术秘密权利人的所有权角度出发,被许可方接受使用许可,表明被许可方尊重权利人的权利,接受权利人的合法约束。从这个角度看,使用许可合同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许可的专有性:许可合同的标的是技术秘密的使用权,这种使用权可以包括从生产到销售、使用各个环节的权利。许可方可以允许被许可方拥有全部使用权,也可以仅将其中一个阶段的权利许可给对方,例如生产许可、加工包装许可、销售许可、盈利性使用许可等。
  2. 许可的时间性:指在技术秘密的生命周期内,许可方可以允许被许可方始终拥有使用权,或者仅允许被许可方在其中的某个时期内拥有使用权。
  3. 许可的地域性:许可方可以允许被许可方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使用权,也可以只允许被许可方在特定的县、省、大区内拥有使用权。

技术秘密使用许可合同的种类

技术秘密使用许可合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独占许可:被许可方在约定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生产或销售的独占使用权。这种独占权甚至排斥了许可方的使用权。许可方仅保留技术秘密的所有权和许可费的收益权,自己不能进行生产或销售,也不能许可给除被许可方以外的其他人。
  2. 排他许可:除了许可方自己使用技术秘密外,还允许一家被许可方在约定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产或销售,形成了两家独占市场的局面。许可方不得再许可给第三家。这种许可适用于许可方自身虽然具有一定实施能力,但由于资金、成本、运输等原因,无法占领全国市场,因此通过许可方式培植一个被许可方来获得许可费。
  3. 普通许可:被许可方不仅限于一家,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许可多家或更多家使用其技术秘密。这种许可适用于市场容量足够大的情况。
  4. 交叉许可:合同双方相互允许对方以一定条件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利。这种做法适用于双方都希望获取对方技术的情况,交叉许可是双方技术上结盟的一种形式。
  5. 分许可:指被许可方除了自己可以实施技术秘密外,还可以在全国或指定地区内对第三方进行再许可。分许可必须得到许可方的明确授权和同意。被许可方进行分许可时,应当与许可费用相关联,向许可方支付更多的费用。
  6. 混合许可:既包括技术秘密的许可,又包括专利的许可。混合许可合同常见于专利技术中包含技术秘密的情况,这时仅有专利技术还不能保证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需要技术秘密的配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的问题。为了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并采取防范措施。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审查稿件的独创性,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并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同时,根据《著作权法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

    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及相关规定。首先,拆迁单位需申请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并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然后,实施拆迁,包括自行搬迁和强制搬迁。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包括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房屋有关情况、补偿方式金额和时间等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特

  •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文章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不正当低价销售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 买新房何时网签新房该如何网签
  •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