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事业单位服务期的长度没有具体规定,一般需要由事业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时,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况下,应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1、用人单位需履行续签通知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由此可推断,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履行期限届满而终止后,用人单位只有向劳动者提出以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续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劳动者是否愿意续订劳动合同,必须以用人单位提前“通知”为前提。
2、用人单位未履行续约通知义务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唯一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是,用人单位提前通知劳动者以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
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上述续约的通知义务,就无法证明劳动者拒绝续约。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可自行辞职,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但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约定,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金额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此外,用人单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