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劳动合同签订后发现合同内容有错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进行协商一致,对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条款:
除了上述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由于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一般性问题做出规定,无法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做出规定。因此,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方式和数量,并通过签订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劳动合同,合理利用劳动者的特长,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既是对双方的保障,也是一种约束。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此,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调岗后是否可重新约定试用期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无论调岗是在合同期限内还是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都不能再约定试用期。调岗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调岗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生产经营需要、不降薪、无侮辱和惩罚性、符合法律法规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被收购后员工劳动合同的处理问题。在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等情况下,劳动合同依然有效,由承继单位继续履行。员工权益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仍需得到尊重和履行。在合并或分立情况下,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员工权利和义务由新单位承担。
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赵某被公司违法调岗后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公司支付赵某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