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部分包括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工资调整办法;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2、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部分包括劳动者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具体内容包括工时制度、加班加点办法、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劳动定额标准。3、休息休假
休息休假部分包括日休息时间、周休息日安排、年休假办法;不能实行标准工时职工的休息休假;其他假期。4、劳动安全与卫生
劳动安全与卫生部分包括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5、补充保险和福利
补充保险和福利部分包括补充保险的种类和范围;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设施;医疗期延长及其待遇;职工亲属福利制度。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部分包括禁止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定期健康检查;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记制度。7、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部分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及年度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8、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管理部分包括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续订的一般原则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试用期的条件和期限。9、奖惩
奖惩部分包括劳动纪律、考核奖惩制度、奖惩程序。离职后劳动关系的中断问题,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关系的终止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也有特定情形。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者需遵守竞业限制。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