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生病医疗期已过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时间:2024-07-28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公司中工作的员工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病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申请病假,如果说是员工在病假这个医疗期过了,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话,会如何处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工生病医疗期已过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情形包括:(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一)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则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不满六个月,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对于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所谓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
非工伤医疗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
非工伤医疗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劳动者在非工伤期间需要治疗,治疗结束后无法胜任原工作,经过调岗仍然无法胜任时,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并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医疗期的待遇,包括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的计发比例,根据不同的连续工龄
-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规定。只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这两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
-
员工长期请病假可以辞退吗合法吗
-
工伤医疗期内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吗
-
非工伤病假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