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 >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

时间:2024-06-22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801
在仲裁制度中,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当事人享有选择仲裁员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由当事人双方在仲裁机构聘任的仲裁员名册中选定。那么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的注意事项

选择信任的仲裁员

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应选择自己信任的仲裁员。仲裁机构所聘任的仲裁员经过严格的选拔审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值得依赖的仲裁员。

选择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

当事人应选择熟悉与纠纷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由熟悉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抓住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责任,并提出解决争议的最佳方案,从而提高仲裁的效率和质量。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应参考仲裁员名册中的“仲裁专长”一栏,选定熟悉纠纷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仲裁员。

选择就近地区的仲裁员

为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建议当事人尽量选择仲裁机构所在地或就近地区的仲裁员。由于仲裁员参与仲裁活动的合理费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选择远离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仲裁员会增加经济负担。此外,往返差旅所需的时间也会影响仲裁庭迅速作出裁决。

避免选择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仲裁员

当事人享有对符合法律规定回避事由的仲裁员申请回避的权利。若对方当事人申请回避,将导致整个仲裁程序中止,延长仲裁的时间,对双方均无益。因此,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必须注意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以免进入仲裁程序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遵守仲裁员选定的时效

当事人必须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以减轻经济负担。仲裁机构都有各自的仲裁规则,并在规则中规定了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的有效期限。仲裁机构在发出受理和仲裁通知时会寄发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给双方当事人,并明确告知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根据仲裁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有效期间内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将视为当事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主要通过仲裁解决。美国仲裁协会负责处理与业余体育运动有关的争议,包括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仲裁裁决虽然不是最终且有约束力的,但仍是首选解决方法。美国仲裁协会拥有权威性和专业的仲裁员,仲裁程序规范,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

  •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 建立当事人申请原则

    当前仲裁实践中调解程序的问题,指出应当建立当事人申请原则,让当事人对仲裁程序的开始、进行、终结享有完整的处分权。同时,严格限制仲裁员滥用权力,遵循自愿原则,并建立了仲裁员辅助调解原则,强调仲裁员应以超然的中立者身份参与调解,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以促成

  •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