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 >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

时间:2024-06-22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801
在仲裁制度中,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当事人享有选择仲裁员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由当事人双方在仲裁机构聘任的仲裁员名册中选定。那么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要注意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

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的注意事项

选择信任的仲裁员

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应选择自己信任的仲裁员。仲裁机构所聘任的仲裁员经过严格的选拔审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值得依赖的仲裁员。

选择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

当事人应选择熟悉与纠纷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由熟悉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抓住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责任,并提出解决争议的最佳方案,从而提高仲裁的效率和质量。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应参考仲裁员名册中的“仲裁专长”一栏,选定熟悉纠纷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仲裁员。

选择就近地区的仲裁员

为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建议当事人尽量选择仲裁机构所在地或就近地区的仲裁员。由于仲裁员参与仲裁活动的合理费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选择远离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仲裁员会增加经济负担。此外,往返差旅所需的时间也会影响仲裁庭迅速作出裁决。

避免选择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仲裁员

当事人享有对符合法律规定回避事由的仲裁员申请回避的权利。若对方当事人申请回避,将导致整个仲裁程序中止,延长仲裁的时间,对双方均无益。因此,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必须注意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以免进入仲裁程序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遵守仲裁员选定的时效

当事人必须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以减轻经济负担。仲裁机构都有各自的仲裁规则,并在规则中规定了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的有效期限。仲裁机构在发出受理和仲裁通知时会寄发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给双方当事人,并明确告知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根据仲裁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有效期间内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将视为当事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且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法终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

  • 多人争议中选择仲裁员的规定

    在多人争议中选择仲裁员的规定。在我国仲裁法中,当多人发生争议时,可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选定仲裁员。仲裁庭可由三名仲裁员或一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可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选定仲裁员。申请仲裁需满足有仲裁协议、具体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等

  • 仲裁员回避申请的时限

    仲裁员回避申请的时限、资格条件、回避条件和程序以及其对当事人权益的保障作用。当事人应在收到组庭通知起15天内提出回避申请,或在得知回避事由后15天内提出。仲裁员需符合特定资格条件,如从事法律或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备相应职称。回避条件包括与当事人或代

  • 仲裁员应该有几个

    依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上述规定,既便于仲裁员依照法定条件和自身情况自觉要求回避,又便

  • 仲裁调解开庭吗
  • 仲裁委员会主任何时候会指定仲裁员?
  • 仲裁程序的步骤主要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