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 > 什么是职业的禁忌

什么是职业的禁忌

时间:2020-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901
劳动者可从哪些途径知晓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1)劳动合同;

(2)设备中文说明书;

(3)材料中文说明书;

(4)培训;

(5)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6)咨询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等。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有哪几种?

用人单位依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什么是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等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如接触铅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贫血、卟啉病和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接触1,2-二氯乙烷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和心肌病;接触矽-尘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和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等。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及其相关要求有哪些?

(1)上岗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通过上岗前检查,科学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的工作。

(2)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①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②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

(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及其相关要求有哪些?

(1)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

①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的作业;

②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

③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④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 职业病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职业病职工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如果职业病职工具有法定重大过失情节,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

  • 何种情况下单位辞退职工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以下情况下单位辞退职工属于违法行为: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3.

  • 职业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用人单位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的赔偿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

  • 工伤劳动纠纷防范策略
  • 产假期间是否允许解除劳动合同?
  • 怀孕期间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