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对雇工在执行职务活动中受有损害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4-10-05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侵权责任、企业法人对其工作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中都有规定,而对雇主的侵权责任,《民法通则》未作规定,实践中又常遇到此类情况。笔者认为,雇工在从事雇用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对雇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雇主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
一、雇主对雇工在执行职务活动中受有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相关意见,《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问题的批复》明确指出,雇主对雇工在执行职务活动中受到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因为雇工在完成工作过程中,为雇主提供劳务,雇主从中获得利益,根据公平原则,雇主应当承担保护雇工利益的责任。此外,雇主也应当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果雇主未履行这些义务导致雇工受伤,雇主应当负责。
二、雇主责任是侵权民事责任,而非合同责任
雇主对雇工受损害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而非合同责任。原因是,雇工要求赔偿的权利不是基于合同,而是基于劳动保护的权利。雇主的责任也不是违反合同的义务,而是违反了法律赋予的义务。雇主侵犯的是雇员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而不是雇工的债权。
三、雇主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对于雇主责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但筆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雇主责任的性质是无过错责任。原因如下:首先,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受劳动保护的权利,无论劳动者的就业形式如何,都应享有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因此,雇员在完成雇主的工作中受到损害,应按无过错责任的原则处理。其次,雇主责任为无过错责任有利于保护雇工的利益。雇工在从事雇用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损害,雇工很难证明雇主有过错,而且有时雇主确实也无过错。如果雇主不承担责任,将极不利于保护雇工的合法权益。第三,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有充分的根据,因为雇主的雇佣行为是意外伤害的来源,只有雇主可能控制这些危险,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是公平原则的要求,而且雇主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责任保险制度来分散损失。
四、雇主责任的构成要件
雇主对雇员所受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 受害人必须为雇工:雇工是按照雇用合同为雇主提供劳务并在其监督下执行受雇任务的人。只有具备雇用合同关系,并且行为时受雇主监督的人才被视为雇工。2. 雇工在完成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只有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遭受损害的雇工,雇主才能承担责任。而且只有因工伤事故导致的损害才属于雇主责任范畴,其他原因导致的损害不产生雇主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特点和存在的几种情形,以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虽存在劳动关系,但不符合劳动合同成立的法定要件。主要存在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否定其效力,
-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儿童在暑期是否可以从事短期工作的问题。明确提到童工与暑期工作的区别,强调暑期工作是短期的,通常是针对学生年龄的暑期实习。通常情况下,企业禁止使用童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过批准可以招聘未成年人。其他用人单位招聘未满16周岁的学徒工则视为
-
企业应支付受疫情影响的职工报酬
疫情期间企业应对职工报酬的处理方式。规定因疫情防控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需支付工作报酬;未返回岗位的职工可优先休年假并享受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能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发放生活费,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滥用职权罪起诉书
被告人张某甲因滥用职权和受贿的起诉书。张某甲在担任征地动迁办公室工作人员期间,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案件已经移送审查起诉,张某甲被指控触犯刑法相关规定,需追究其刑事责任。张某甲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
村书记能构成滥用职权罪吗
-
职务侵权财产损害是如何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