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实习期 > 找寒假工被骗了下学期学费,可以报警吗

找寒假工被骗了下学期学费,可以报警吗

时间:2024-11-28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5218
学生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应该是一件值得嘉奖的事情,但是很多学生却在找工作的时候,被一些不法分子骗了,导致工作没有找到,自己身上反而被骗钱了。那么,找寒假工被骗了下学期学费,可以报警吗?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假期打工常见的陷阱及防范措施

一、骗取中介费

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大学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学生急于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以虚假信息或急招为诱饵,骗取学生的"信息费"或"报名费"。为防止中介费被骗取,学生应当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并在交纳费用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二、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

在上岗前,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交纳押金或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有些单位在学生打工结束后,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学生应谨慎选择打工单位,拒绝交纳押金或提供抵押物,并保留相关证据以防纠纷。

三、以培训班为诱饵设置陷阱

一些企业以举办模特儿或歌星、影星培训班为名,然后要求学生花费大量费用参加遴选,最终却以条件不符为由拒绝应聘者。为避免被此类陷阱欺骗,学生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虚假的培训班招聘信息,并在参加培训前核实机构的信誉和合法性。

四、变相传销

传销是大学生打工中常见的陷阱之一,用人单位以销售员的身份雇佣学生,却要求他们强制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不得退货。为防止被卷入传销陷阱,学生应当对用人单位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拒绝参与任何违法行为。

五、针对女学生的求职陷阱

女学生在寻找寒假工作时需格外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高薪招聘的花言巧语。一些不法分子针对女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易受骗的特点,进行色情犯罪活动。此外,一些招聘家教或文秘的陷阱也常发生,女学生应避免单独与对方见面,提高警惕,防止遭遇危险。

防范被骗的方法

1. 清楚劳动权益

大学生打寒假工时,应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我国法规对工资和工作时间有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寒假工。学生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在学生加班时必须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建议采用周薪制或10天结算一次工资,以防止发生"欠薪"现象。

2. 签订劳动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在处理寒假工纠纷时,发现很多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协议,导致难以解决问题。建议在协议中明确工作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以避免争议。同时,签订协议时要注意条款内容,防止陷阱。

3. 注意人身安全,谨防被诱骗、拐卖

有关部门曾发现外地大学生被以"寒假工"为名诱骗到工地进行低价劳动。为确保人身安全,学生应选择正规单位,尽量由学校或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安排寒假工作,以保障自身权益。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可进行举报投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实习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工资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实习生若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并付出劳动,实习单位应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实习生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国家规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履行了劳动义务,应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

  • 收到领导发的色情图片是否构成性骚扰

    收到领导发的色情图片是否构成性骚扰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构成性骚扰。公共场所遇到性骚扰应采取视而不见、警告揭露、报警呼救等措施。最新资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性骚扰行为人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中关于道路通行、实习期、驾驶特定车辆、机动车标志及载物的详细规定和处罚标准。文章强调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包括实习期内驾驶人员的特殊要求和处罚措施。

  •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出租人如违反消防法规定造成失火,将根据实际情况受到处罚。包括指使冒险作业、过失引起火灾、阻拦报警、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故意破坏或伪造火灾现场以及擅自拆封被查封的场所等行为都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等处罚。

  •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 一、实习期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的规定
  • 骗婚行为的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