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争议后 如何正确及时地申请劳动争议调解
时间:2023-09-1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申请调解
申请调解的权利
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当事人有权申请调解,以解决劳动争议。任何人不得干涉、限制和剥夺这一权利。
申请调解的条件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申请调解的人必须与劳动争议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并且该争议在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内。申请调解的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申请调解的程序
一旦当事人决定申请调解,他们应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调解申请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申请人需要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通过申请调解,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寻求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维护自身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规范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规范的通知。通知详细规范了不同种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名称,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及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劳动人事争议
-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破产时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补偿标准与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公司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包括员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劳动争议发生时间的确定涉及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召开调解会议听取双方陈述并进行调解以及达成调解协议等步骤。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确保调解效率。
-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指出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通常为30天。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劳动纠纷类型,包括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以及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其中,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情况是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
-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