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
时间:2024-05-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确定方法
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对于以下情形,将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支付工资争议的发生日期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那么书面通知送达之日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证明,那么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日期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的时间,那么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日期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产生的争议
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那么承诺支付之日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明,那么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日期将被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类情形下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界定,为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提供了时效界定的准则。追索工资案件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一种,同样适用该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破产时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补偿标准与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公司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包括员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劳动争议发生时间的确定涉及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争议
-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指出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通常为30天。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劳动纠纷类型,包括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以及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其中,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情况是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
-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
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
-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