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了航*险为何不赔付
日前,市民朱小姐和朋友一起前往日本游玩,出发前在淘宝上订了**财险的畅行天下意外险,保额80元,包含意外保障、紧急救援、延误保障等多项内容。7月11日,当朱小姐一行人按时到达机场准备回国时,正好赶上了台风“灿鸿”造成的航班延误。
“总共收到航空公司发过来的两条短信,第一条是说航班预计要延误6小时,后来我们等了快4个小时后,又通知要延误18个小时。”朱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回国后还有很多事情,所以自己和朋友商量后,决定重新购买另一航空公司的机票先行回国,同时向**财险的官方客服电话报案,申请理赔,“按照保单上写明的每延误5小时能够赔付300元。”
第二天,朱小姐收到了**财险理赔部的电话,“一位姓冯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我们的航班最终取消了,因为我们买的是航班延误险不是航班取消险,所以不能赔付。”对于这样的答复朱小姐表示不能接受。
记者了解情况后,与“平-安畅行天下险”的销售公司**财险浙江分公司理赔部朱经理取得了联系。朱经理表示,“工作人员和客户的沟通上可能有些误会。按照朱小姐的情况,如果乘坐的该航班延误时间达到赔付时间,那么无论航班最终是否取消,都可以获得航*险的赔付。”朱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被保险人乘坐的航班延误时间未达到赔付条件就取消了,那么航*险是无法进行赔付的。
航*险理赔需备好四项材料
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后,朱小姐的案件也顺利进入理赔环节,但是所谓的航班取消险究竟又是什么?和航班延误险是一回事吗?
业内人士透露,延误险和取消险是两个不同的险种,如果航班取消,理赔时需要看购买航*险时,是否约定航班取消也可以赔付。“有的保险公司与旅游网站合作销售的航*险,如果航班取消客户可以获得100元赔偿金,但有些渠道销售的航*险是不包含航班取消责任的,消费者要提前了解清楚。”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延误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航空旅行险;另一种是银行信用卡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延误险;还有一种是保险公司通过商旅平台销售的延误险。在各种航*险中,仅有少数航班延误险可单独投保,多数在综合旅游保险中以附加险形式出现。保额可以自选,市场上多数以延误2小时以上为赔付标准,赔付金额为200元、400元至上千元不等。
此外,各家保险公司在理赔形式以及理赔渠道上并不统一,可以通过微信理赔、网站自助理赔、客服电话报案理赔。但其相同点在于,均为“被动式理赔”,即首要条件是被保险人自主申报。
人保财险理赔中心相关人员提醒,如航班延误时间达到理赔条件,被保险人需在指定时间内电话报案,一般为48小时内。同时还需提供航空公司开具的延误证明、延误航班的登机牌、被保险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复印件共四项材料。该人士透露,“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在收到材料后,1-2个工作日会审核完毕,情况无误,3-5个工作日即可得到赔偿。”
飞机延误险的索赔条件和赔偿方式。被保险人可在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导致飞机延误,且延误一定小时数后提出索赔,需准备飞机延误证明、飞机票、登机牌和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选择中国平安的飞机延误险可网上索赔,简化手续。航班延误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当航班延误超过2小
对于延误或取消航班的旅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要求航空公司必须提供赔偿。
飞机误点怎么赔偿?根据《协定》,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变更、取消或延误,应在20分钟内向旅客作出说明解释,并尽快安排旅客成行,或免费安排餐食和休息。最近,民航总局出台了关于航班延误赔偿的指导意见,但即便如此,有些航空公司仍然拒不制定具体的赔偿标准,
飞机因天气原因取消不飞有购买相应保险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理赔,没有购买保险的可以要求航空公司退票或安排其他航班,由此造成旅客损失的,航空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不可归责于航空公司的除外。承运人迟延运输或者有其他不能正常运输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和提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