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4月1日起,东莞法院系统的劳动诉讼费用将由原来的50元降至10元。东莞市人民法院的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法院持续实施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已经让劳动者的诉讼费用降至最低。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对于劳动者而言,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不是诉讼费用的高低,而是诉讼程序的尽快完结。
在今年4月1日以前,东莞市人民法院对劳动仲裁案件的诉讼费用一直是按照每宗案件50元的标准收取。参考劳动仲裁部门的收费标准———无财产争议案件每件至少收费320元、有财产争议案件则每件至少520元,法院收取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用确是价廉。东莞最新发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在法院现有的收费标准上再次突破底线,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用由50元降至10元。
这样一来,“人人都打得起官司”的愿望似乎可完全成为现实。有人提出疑问:东莞600多万外来人口,案件基数庞大,诉讼费用的降低会不会造成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东莞市人民法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诉讼费用降低有可能造成打官司的人部分增多,但不会是“大量涌入”。
东莞法院系统持续推行诉讼费用优惠政策,经过缓、减、免等程序,诉讼费用已不是劳动案件当事人的主要难题。据介绍,仅东莞市人民法院,去年全年便为3501宗案件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1102万多元。这个数字,甚至相当于内地一些法院全年收取诉讼费用的100倍。另外,根据省高院的规定,只要劳动者提出缓交诉讼费的要求,法院一般都会给予满足。因此,大部分劳动者都不会因无法承担诉讼费而被挡在法院门外。
据办案法官的了解,劳动者目前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应该是追讨欠薪过程中仲裁及诉讼程序过于冗长的问题。对此,法院提倡劳动者积极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按照省高院的文件精神,劳动者通过基层劳动服务站或者基础调委会调解成功的案件,只要双方没有异议,便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赋予调解文书以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上,劳动者便可以以最简捷的方式获偿。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发回重审案件的诉讼费规定。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如果案件被发回重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退还上诉人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不清、证据不足,以及违反了法定程序,需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