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时,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到期后的双倍工资。然而,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则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内的辞职程序进行。
1. 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即可离职,并有权要求支付剩余工资、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以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时,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即可离职。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即可生效。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3. 如果劳动者未提前30天提出离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离职,这时劳动者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
辞职是指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1.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或者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劳动者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 根据劳动者个人选择,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离职是指离开现有职位。无论是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还是死亡等原因,都会脱离所担任的职位。
1. 员工主动离职,即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提出离职申请。
2. 企业因员工不胜任岗位、试用期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原因,提出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关系。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公民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中心将在5日内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援助。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司法救助体系,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受援人需遵守法律规定,如因案
口头解雇后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申请劳动仲裁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被口头解雇的劳动者可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等,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劳动争议中需提供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根据不同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劳动者可依法要求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劳动合同到期是自然终止,不需要提前通知用工单位。用人单位应该提前征询劳动者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愿续签,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安排工作交接。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当出具劳动合同终止证明书。如果用人单位提出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