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据此,宅基地使用权的范围不仅及于地表而且及于地下。
(一)案情介绍
原告甲与被告乙的宅院南北相邻,2001年8月份,被告方建房时将新建房屋的根基20厘米建到原告的宅基上,原告以此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恢复原告对该宅基地的使用权。被告答辩认为,被告建房的根基在地下,且被告并未干涉原告对该宅基地地表面的正常使用,故被告并非侵权。
(二)法律评析
此案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探究的理论问题:宅基地使用权势范围能否及于地下。
土地管理法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宅基地使用权是指自然人在依法取得国家或集体的宅基地上所享有的建造房屋、居住使用的权利,宅基地包括建筑物的基地以及附属于建筑物的空白基地,一般是指自然辅助用房、庭院和历年来不用于耕种的生活用地以及生活用房中的生产场地。基于以上法律规定,第一种观点认为,宅基地的使用权及于地表而不及于地下;第二种观点认为,宅基地使用权的范围不仅及于地表而且及于地下。
小编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根据宅基地使用权的本质特征来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应及于地下。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主要是指我国自然人个人,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的村民。自然人对于经审核批准的宅基地有长期使用的权利。自然人有权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有权种植竹木。那么,权利人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种植竹木等权利的行使有赖于地下,如建房挖根基、种植竹木挖树坑等,若宅基地使用权仅及于地表,那么宅基地使 用权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法律概念。
第二,从相邻关系的法律特征来分析,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应及于地下。相邻关系是指不动的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应当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各方对其所有或经营使用的土地包括宅基地等自然资源,必须正当合理地使用,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方的利益。相邻一方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超越地界,被越界的土地使用权人在行使宅基地使用权时将因越界者的行为而受到限制,那么被越界的土地使用权人有权请求越界建筑人拆除越界部分的建筑。
这里的地界,显而易见不仅包括地表而且包括地下。作为相邻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协商解决土地相邻关系。如果越界建筑人出于善意,且被越界的土地使用权人知其越界而没有及时提出异议的,被越界的土地使用权人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予以忍让,越界建筑人应给予被越界的土地使用权人一事实上的经济补偿,如有损害,则应予以赔偿,但前提是被越界土地使用权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地下)不因以上行为而受到侵害,否则权利人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乡村土地使用证和建房证的区别。土地证证明土地的使用权,分为国有和集体土地两种,国有土地可进行买卖、赠与、抵押、出租等操作。房产证则证明房屋的所有权,是购房者合法拥有房屋的凭证。部分城市实行房地合一发证政策,将房产证和土地证合并颁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
国有土地使用税务规定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相关知识。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涉及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务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则涉及不同来源和使用权形式,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用地使用权等。文章还提及了转让土地和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缴纳的税费以及具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主体可以参与、集体土地所有权转让的限制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和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问题。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允许农民出租住宅和宅基地使用权;而对于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过户问题,包括过户条件、过户程序和注意事项。宅基地过户需满足一定条件,仅限于本村村集体的成员之间进行过户,且双方必须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宅基地过户程序包括登记转让或注销登记等步骤。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流程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