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位申请:用人单位在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应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填写《事故伤害报告表》。同时,应在伤亡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认诊断之日起30日内填写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以及相关材料,如首诊病历本、旁证材料和身份证。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2. 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认定,职工或直系亲属可以在伤亡事故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受理和决定:如果职工或直系亲属的申请超过一年的期限,或者不符合管辖权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如果申请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当场或在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4. 调查和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职工或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进行调查时,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认定协查通知书》,要求单位提供相关材料。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如实提供情况和相关证据。如果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提供相反证据,将视为对职工或直系亲属提供的证据材料无异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单位或个人故意隐瞒伤亡事故真相、提供虚假证据或数据等材料,或拒绝配合事故调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各项费用,转由用人单位负担。
5. 认定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开出《工伤认定结论书》。工伤认定结论应在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并抄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